“呼……”我猛然惊醒,浑身上下出了一身冷汗。那临近死亡的惊悸之感由在心底回荡。
“仁爷!”带着一丝喜意的惊呼声响起
“仁爷你没事吧?”这次是担忧的问候。
我犹陷在刚才的回忆里,猛然听到声音被吓了一跳。抬头一看,原来是小六。小六正担心地看着我。看到我醒后,小六惊喜地问了我好几次有没有事。
我扫视了一周所在的环境,棺材,石壁,陶器……这才反应过来,还是在四指山的墓里。
“小六,这是怎么回事?”我皱眉问道。
小六看着我说到:“仁爷,这我也不知道呀。刚才找到这个墓室,您说休息会再走。结果过了好长时间您也没说继续出发。刚开始我还以为您睡着了,正想着要不要叫醒您。谁知道您就大叫一声:“不”,把我吓了一跳。再然后我就见您躺在浑身发抖,可怎么叫也叫不醒您。可把我给吓坏了。还好您醒了,要不我还真不知道咋办。”
我思索了下,的确是这样。几个小时前,我带着小六小心翼翼地去找胖子和小哥。沿途我们一边走一边做标记,可一时之间还是没有发现胖子和小哥。这时经过一整天的折腾我有点吃不消了。小六还好,毕竟他之前被发现时在棺材里昏迷着。而我却是从下墓到现在一整天只短暂地休息了一两次,精神十分疲惫。于是在发现一个正常未加掩盖的墓室后,我便决定先进去休息。然后…………
小六说我昏过去了,怎么也叫不醒。那么看来应该是我太过疲劳做噩梦了。可那个梦怎么那么熟悉?我仔细回想了一下,忽然发现那个梦我梦到过。那次从尧山的黑龙潭出来,我回学校的那趟公交车上就梦到过这个梦境。那时还碰到了一个可爱的小萝莉还有小萝莉那温文儒雅的父亲。可现在已经离那次过去一个多月,我都快遗忘了。怎么会梦到一模一样的梦境?
我百思不得其解,难不成这梦是想告诉我什么?或者是巧合?也许是潜意识存留的记忆在作怪。
我记得看过一篇关于做梦的科学报道。其中关于梦是这样解释的:
梦境的引起关于感知、记忆、思虑、情感、性格。其中任何一方面都会影响梦的产生及梦的内容。人们通常所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东汉时期的王符就认为:“人有所思,即梦其到;有忧,即梦其事。”又说:“昼夜所思,夜梦其事。”他还曾举例说:“孔子生于乱世,日思周公之德,夜即梦之。”列子也认为“昼想”与“夜梦”是密切相关的。明代的熊伯龙亦认为,“至于梦,更属‘思念存想之所致’矣。日有所思,夜则梦之。”
王廷相也认为:“梦,思也,缘也,感心之迹也。”那就是说梦既可由思虑引起,也可由感知,记忆引起。也即是说,王廷相认为人的整个认知过程都可引起梦境。如前文所述,他把夜间之梦看成是白日“思”的延伸、继续。所谓“在未寐之前则为思,既寐之后即为梦,是梦即思也,思即梦也”。他又说:“思扰于昼,而梦亦纷扰于夜矣。”
东汉王符所说“性情之梦”,《列子》中所言“喜梦”、“惧梦”、“噩梦”均属于情感所引起。晋代张湛亦云:“昼无情念,夜无梦寐。”明代熊伯龙,在承认思虑致梦的同时,也对情感致梦有十分深刻的认识。他举例说:“唐玄宗好祈坛,梦玄元皇帝;宋子业耽淫戏,梦女子相骂;谢眺梦中得句,李白梦笔生花,皆忧乐存心之所致也。”
科学家亦认为人的性格对梦的内容也有很大的影响。所谓“好仁者,多梦松柏桃李,好义者多梦刀兵金铁,好礼者多梦簋篮笾豆,好智者多梦江湖川泽,好信者多梦山岳原野”。这段话除了说明梦境必须依赖经验外,亦可说明梦对人性格的依存性。王廷相认为,具有“骄吝之心”的人,在梦中就会争强斗胜;而具有“忮求之心”的人,在梦中亦会追货逐利。总之不同的性格对梦境中的内容有不同影响。
梦也是一种意象语言。《庄子·齐物论》云:“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这些意象从平常事物到超现实事物都有;事实上,梦常常对艺术等方面激发出灵感,德国化学家凯库勒(Friedrich August Kekulé)宣称梦见一条正在吞食自己尾巴的蛇,而悟出苯环(Benzene)的分子结构。梦的形式包括了让人惊醒的恶梦及令人遗留的春梦………(咳咳,这点就不说了,你们懂的,嘿嘿……)
…………………………………………
“仁爷,您想什么呢?”小六疑惑地问道。
“额,咳咳,没什么”听到小六问话,我连忙摆了摆手说道。内心忍不住嘀咕:这胡思乱想的毛病又犯了。
“那咱接下来该干嘛”小六心里想着:咱这做小弟得有做小弟的觉悟,一切服从命令听指挥。现在三爷不在那就听仁爷的。
我站起来活动了下身子,经过这一会休息我感觉精神也好多了。我想着:时间每过去一分胖子小哥他们就多一分危险,还是赶紧接着找胖子小哥他两要紧。
“小六,你休息的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