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科幻灵异>人在轮上飘> 第16章 瓶颈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章 瓶颈期(1 / 2)

据说目标二号和三号分别是涛哥和大智。

不过我没有放水的习惯,他的挑战总是以失败告终,好在他心态不错,一点也没有被打败的沮丧,反而愈挫愈勇,而我也能在每次的切磋中感觉到他明显的进步。只怕要不了多久,他就能真的追赶上来了。

这次也是,师父带着我们在西区排练动作,他俩就老来挑衅,不断地找我拼单轮转,摆摆什么的。

练什么练,这破动作!我心想着,但是不敢念出声来,否则师父听到必然会痛骂我一顿。

但是我心里又烦躁无比,白天墨良说的话困扰着我,久久不能释怀。

这俩倒是玩的起劲,见我不应,也不恼,自顾自去桩上拼他们的大绝招去了。

唉,什么不知道果然很简单啊,我心想,就像是我当初那样子,就只为了技术的进步而快乐,什么也不想。或许,真的没必要想那么多,这种现状又不是我能改变的,我只要玩好自己的就可以了吧,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谁也无法预测未来,与其如此,还不如将烦恼抛诸脑后,只是简简单单地玩。

事情没想明白,我却起了逃避的心态。想去通过单纯地训练,来找回简单的技术进步的快乐。

然而事与愿违。

师父说是带我们排练动作,不过以他的风格,大部分时间还是训练难度,因为他是比赛队员么,总要练一些能拿分的难度动作,09年上海邀请赛他拿冠军的那次,基本上就是一个个难度动作的链接拼起来的,几乎没什么艺术性编排。

不过,那会比赛规则还偏照顾难度,动作难度在动作打分中比例占到60%,何况占到40%的艺术分的评级也与难度有关,所以,师父带着我们练习难度也就不奇怪了。

跟往常一样,单轮转和摆摆就跟油条和老豆腐一样,是我们训练中的经典搭配。

这会到单轮转了。

刘达和马力才刚开始练习单轮原地转,就是双轮转抬起一只脚起单轮转。说起来挺简单,做起来难,毕竟双轮转是D级,单轮转可是A级,中间差着两个等级,动作等级表是呈金字塔状分布的,越是到顶端越是艰难。

这个动作的难点在于,双轮转一定要标准。很多人初学双轮转的时候,由于两只脚的力量不均衡,经常出现一只脚围着另一只脚转的情况,转的时候可能你感觉不到,但是周围的人却一目了然,因为开始的时候,你可能还在S点,但是转着转着你可能就会出现在B点了。

这个没什么好方法,就是从基础动作开始,正反脚一起练习,让两只脚的力量慢慢均衡就可以了。

我记得当初我练双轮转起单轮的时候,师父就让我先练习双轮单桩转,这个动作超级恶心的说。

没有桩的时候,随随便便三五十圈跟玩似的,一旦有了桩,噩梦来了,转两圈,就听“啪”一声,桩飞了,好吧,捡回来继续,一转,只听“啪”一声,又飞了,练一个小时,得有40分钟是在捡桩。一来二去对那个桩我是又怕又恨,有时候气不过就拿起那个桩杯,扇它耳光,嘴里还念叨,“叫你TM不躲开,诚心跟我过不去是吧,看我抽不死你丫的……”

桩这个东西也不知道是哪个混蛋天才发明出来的,那些眼花缭乱的轨迹因为桩有了意义,所有那些比赛的规则也是围绕桩进行的,或者说某种意义上,桩就是规则本身,但规则么,总是又臭又硬的不可触犯,所有的动作一旦上了桩,难度也就相应的增加。

规则就像是镣铐,我们就是那群戴着镣铐在轮子上起舞的人。

而现在我则是戴着镣铐在练习单轮转。

我和师父在一排桩上,轮流上桩单轮转,他每次都能转六七个(在那个年代,这就很牛逼了。)桩,而我多数转到第二个就掉下来,偶尔能出一次三个桩的状态。但是按照涛哥解释的比赛规则,至少要转四桩三圈才算是动作的完成,才有分。

单轮转这个动作当初我练习到5圈左右的时候,作为裁判的涛哥跟我说,可以练上桩的单轮转了。然后噩梦就来了,突然就不会了。

连一圈都转不出来。

他们说的压刃画弧,我是怎么也做不到。

练习过的人可能知道,点转和画弧转是两个动作,可是当时的我并不明白这一点,我只知道在桩外我随随便便四五圈,甚至多得时候能8圈。但是上了桩连三圈都难。要么就是转了很多圈不在桩上,要么就是把桩磕飞,磕飞还好点,要是卡桩,那基本上是要跪了,现在想起来还觉得膝盖好疼,那种郁闷感怎么形容呢,就好比你打排位好不容易上了王者,但是没几天,就掉到黄金。不进步就算了,还退步。

咋说呢,可能是走到瓶颈期了吧,死活找不到正确的方法,也可能是单纯的力量不够,或者基础不牢固,就像是就像是元素流所讲的,没有所谓的瓶颈期,无非是基础不扎实。可是当时的我不懂这个,我在这俩动作这里碰了壁,就懒得去练习其他动作,只跟这俩动作死磕,但是在在基础不牢的情况下,去攻难度,就如同小学生死磕高中数学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