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汝君觉得出了长安城就像出了牢宠,而她就是一个出牢宠的小鸟,她忍不住唱起歌来……唱得还是一首儿歌:“太阳高高,晴天……”。
没办法,钱汝君一直没有悠闲的时间去听歌,顶多能在路边听到几首耳熟能详的歌,但那些歌虽然好听,她却不会唱,只好唱些音乐课本出现过的儿歌。
对于歌痴钱汝君来说,简单动听的歌,还是她的最爱,毕竟,儿歌有许多也曾经是以前的流行歌。例如兰花草,就曾经是抗战时期的流行歌。可惜,此时唱兰花草有点不应景。
钱汝君只好唱由西洋经典名典改编的太阳歌。反正,唱完一首还能换一首。
胡茬、淳于缇萦有幸能跟钱汝君同车,至于王鑫、顾俊、萧阳、顾大娘等人,就坐在租来的马车里,享受震动的极乐,反正钱汝君是受不了。要不是她每次都要赶时间,才不肯坐那种车。
钱汝君想,要是这时有马路,或者是轨道推车,或许交通路况会好一些。
马路现在要盖,有一定难度,不过,规道推车,这种曾经运煤矿、运金矿、运木材,甚至运甘蔗这种穿行在广大山林的车,似乎是革新交通的好方法。毕竟,这种车要的是铁轮子,而不是轮胎。
钱汝君默默记下这个想法,她从来没有放弃建设一座新城的想法。
不过她思前想后,要建城需要很多人的帮助,在这之前,她似乎更需要培养出人手。
而想要培养出人手,最方便的,就是教禸学生。反正她不会做到在全大汉开学堂,自然也就不会照成知识过剩的问题。
开一间学堂,跟开一万间学堂,能收到的学生自然不同。这间学堂的学生,会比一万间学堂的学生认真许多。
原因无他,机会难得而已。
钱汝君这段时间研究过,这时代,除了大汉儒家学者会有教无类的收一些学生外,其他各家学者,对学问都采取闭门锁国政策,门槛设得很高。
大汉的确很多聪明人,可惜,在这种方式下,许多聪明人被错过了,只能默默地出生老死,或者被生活压力折磨得根本没有辧法发挥他的聪明才智。
虽然聪明得人,行行能出状元。但每一个人能发挥才华的地方不一样,在大汉,人们不见得能寻找到才华发挥的空间。
就算能找到,他的才华也不见得受赏识。
钱汝君发现,工匠的待遇,明显没有文人高,而这些什么都不会的文人,能享有社会的尊重,使得有工匠才华的文人,往往放弃工匠事业,或者把他当副业。
钱汝君要做得事,就是必须把这些人找到,然后用比较廉价的方法,把这些人掌握在手中。
大汉人有一种好处。
士为知己死的话,不一定发生在文人身上,甚至也会发生在每个大汉人的人身上。对于发掘出自己才华的人,大汉人往往有鞠躬尽瘁的想法和做法。
钱汝君在高洋身上就看出这种美德。
虽然高洋能快速成长,跟她自己的努力脱不了关系,但是她个人的才华能够发挥,如果不是钱汝君给她了机会,她也没有发挥的舞台。
因此,高洋跟别人不一样,反而特别以身为钱汝君的奴仆为荣,一点都没有觉得成为奴仆有什么不好的。
以前她是自由人,但她过得是什么日子?享受着什么样的自由?
钱汝君身为主人,不但没有给她压迫,相反给了她许多比父母更多的支持。如果大汉不是一个讲究孝道的社会,高洋或许会将钱汝君看得比父母来得重要。
就算是现在,名义上,父母也无法再管高洋,她必须以钱汝君的意志为最高意志。
高洋虽然是奴仆,但她是有领薪资的,而日常的花费,都是钱汝君支出。她根本花不到钱。所以高洋存了不少钱。也给了她父母一部分钱,改善生活,现在高洋的父母家人,其实已经搬出那片贫民区,在长安城外买下田宅。只不过,贫民区的房子还是保留下来。私下经营一个小餐馆,虽然用的是普通材料,但丰富实在,价格公道,还没赚什么钱。在贫民窟已经传开来,但凡有一点钱,人们都喜欢上高家餐馆。因为在这里吃,只比自己开伙多花一点钱。
贫民窟是官府最不喜欢到达的地方,因为如此,至今也没听说有什么人来找过麻烦。没办法,生意是错。就是不怎么符合大汉的规定。
剩下的钱,高洋用来精心打扮,以符合钱汝君代言人的身份。事实上,高洋现在的穿着打办和气质,就像是贵族家的贵妇。她对自己气质的经营也是花力气的。
事实上,高洋已经把自己当成钱家管事了。她认为,她的形象,就代表着钱汝君的形象。
虽然她的年纪也小,但她在一般人面前,时常板着脸,做出严肃的表情。
高洋的改变,让不怎么重视打扮的钱汝君,都开始反省她的衣着打扮是不是太简仆了。
不过,她喜欢简单俐落的衣服,所以就没怎么改变。只不过叫胡茬帮她生产了内衣内裤。
嗯,结果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