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更)
水往低处流,商往钱处看,无论中外,还是古今,只要有利可图,那些“见钱眼开”的商人自会嗅着金钱的气息,一路而来。
而政策两个字,就如同喷香的肥肉一般,是最诱惑的条件。
地皮免费使用,三年免税,逐年递增,这三条政策一旦公布出去,自然会吸引所有人的目光,就等于说在这里办厂经营,几乎是零成本,再加上浦东临近上海租界,交通状况四通八达,市场近乎包揽全国,辐射世界,种种有利条件夹在一切,浦东这块尚未开发的处女地,拥有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
就如张謇所说,叶开开出的这几个条件,几乎到了令人发指的廉价地步。
叶开有信心,眼前的蛮荒之地,会在不久的将来,改天换地,伴随着震耳欲聋的作业声,变成真正的黄金口岸。
相信这个时间不会太久。
傍晚时分,叶开一行人回到了华界,当然,他们这次可不是为了上去观光,同行的人中有轮船招商局测绘学堂的技术人员,将近一天的时间内,叶开取得了几份粗略的数据,包括水文,地形,地质之类的,面积不大,但很有参考价值,在这份简易地图上,叶开正和周金箴,蔡乃煌,李平书三人,商讨着筹建新区的事宜。
“朱佩珍?”
叶开提到的这个名字,他们三人都有耳闻。
“张謇今天向本督推荐的,你们是本地的父母官,觉得怎么样?”
“合适”
周金箴首先点头,“朱葆三是几十年的老商办了,在商界影响极大,连洋人也很敬重。”
据说租界内仅有两条路是以华人的名字命名的,其中一条便是朱佩珍路,管中窥豹,可见此人的分量之大。
“你们觉得怎么样?”叶开转向了蔡,李二人。
“朱佩珍的名声我们也有所耳闻不瞒制台大人,卑职在调任上海道台之前,这个人就是上海华人商界的老资格了。”蔡乃煌说道,李平书也跟着点头,“謇公推荐的人肯定合适。”
作为老一辈华商,朱佩珍比现在的商办都要高出一个辈分,真可谓是老资格了,而叶开看重的也是这一点,此人在洋务运动之前就开始在上海混迹,白手起家,风风雨雨几十年整的了现在的家业,旗下的产业涉及生纱,棉纺,火油,金融,保险,种种行业,算得上家大业大,而一般来说,从那个年代走出来的实业家,多少有一份家国精神,算的上“儒商”一类的,既然是张謇推荐的,那由他来做这个新区总负责人,确实要比其他的正牌商人合适的多。
“那好,如果朱佩珍答应,那这个董事局总董就由他来做吧,另外,蔡委员..”叶开看了看蔡乃煌。
“卑职在”
“本督计划将苏松太道衙门裁撤,那蔡委员..就屈身一下,做这个董事局的第一董事吧。”叶开说道。
蔡乃煌心里一动,却是松了一口气,自从几个月前颁布紧急状态以来,大小事宜都是由制台大人亲摄,他这个上海道台实际上就是空气,说是名存实亡也不为过,当这个董事,虽然品级降了不少,但实权却抓在手中,可谓暗降明升,再说,股票风潮那么大的事,他这条命都是制台大人救得,没有他,哪还有现在的乌纱帽啊,蔡乃煌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做官,总要做到与时俱进嘛。”叶开拍了拍蔡乃煌的肩膀。
“制台大人教诲的是,卑职没有意见,只盼着能多尽一些力,把制台大人挂念的事干得漂漂亮亮。”反应过来,蔡乃煌赶紧表态。
叶开没有接嘴,继续说正事:“关于招商引资的事,我想让李委员来负责,李委员你觉得如何?”
李平书倒比蔡乃煌干脆了许多,直接道:“大人请吩咐。”
叶开道:“本督打算筹备一个浦江招商局,你来当这个督办,专门负责新区即华界内招商引资的事情。凡是在新区落户造厂的,要先到你这里注册,备案,审核,登记,有此等意愿的,也可以向你这里咨询。招商局的办事章程由你来草拟,人员也由你自行挑选,本督概不干涉,等一切都弄好后,呈交我审阅一遍即可。”
李平书也在商场内浮浮沉沉了半辈子,对这一套流程自然不陌生,叶开在人手不多的情况下,只能这么人尽其力。
“卑职领命,只不过..敢问一声,制台大人需要多少天筹划此事?”看来,李平书很快就进入了这个角色。
叶开道:“尽快”,想了想,又说:“半个月可否?”
李平书道:“卑职尽力”
叶开点点头,他虽然是发号施令的人,但和这三位商界人士比起来,算是外行人,所以外行人管内行人,自然急不得。
会议结束后,三人的分工也有了大致方向,蔡乃煌主要负责新区的前期建设工作,李平书主管招商引资,而周金箴仍旧负责货币改革的具体事宜,因为前两人另有其用的缘故,旧币回收的重担落到了他一个人的肩上。
想想也算是分工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