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更)
一步棋就让载沣束手无策,在感叹奕劻手段老辣的同时,也只能说明前者的政治经验浅之又浅。
不管奕-劻是不是给陈璧案拖延时间,还是真地要拿这位北洋集团的钱阀开刀,关键是载沣根本找不出反驳的理由,再加上军机五大臣异口同声,会议开到这只得硬着头皮进行下去。
“好,就按庆-亲-王说的办,待案情查的水落石出后,再做决断,但不管怎么说,尚书陈璧罪责难逃,朝廷一定严惩不贷。”
载沣试图用最后的几句狠话为自己挽回些面子,不过也于事无补,而反观奕劻,他当然不会给载沣心灵上的喘息机会,语言几乎不需要组织就接着说道。
“摄政王,邮传部公务繁重,又掌管邮政铁路诸多事宜,不可一日无主事,老臣觉得该部尚书人选应当早做打算。”
奕-劻的话像颗刺般扎了扎载沣的神经。
“陈璧案还未定论,这新人选是不是为时尚早?”摆了摆手,他敷衍道。
“摄政王刚才还说要对陈璧严究,既然这尚书是迟早要换,还不如尽早决断,新尚书一日未决,邮传部上下就一日不安,长此以往,人心纷扰定然出大差错,老臣觉得摄政王一切应以国事为重。”
奕-劻这话就有些穷追猛打的意味了,丝毫不给这位看似主宰一切的摄政王任何回旋的机会,载沣这时候才发觉进到了前者的话套里。
“庆-亲-王,这是非要本王今天选出这人来?”奕-劻的咄咄逼人让载沣有些不满,就算真的要讨论新的尚书人选,也应该由他亲口提出,更何况这本来不在今天会议的议程安排中。
“老臣只是就国事直言,摄政王恕罪。”
又是这种软绵绵的话,载沣都不知道怎么回口。
“启禀摄政王,老臣觉得庆-亲-王所言中肯,既然邮传部地位如此显赫,尚书一职又是如此要紧,所以烦请摄政王早做决断,以安人心。”
耳边响起了一道老迈的附和声,载沣听了觉得耳蜗都要张茧子了,刚才的发言的是老世续,这位军机大臣向来没什么主见,在军机处中一直唯奕-劻马首是瞻,当年慈禧太后病危时,两人曾联合袁世凯密谋推举奕-劻之子载振登基,虽然这事未果,但也算得上共进退了。
“启禀摄政王,臣也觉得,此事宜早不宜迟。”那桐接着说道,到此,军机处五分之三的人已经清楚的表达了奕-劻的赞同。
“张之洞,鹿传霖,你们觉得呢?”载沣把目光转向了两位汉军机。
“老臣附议”
又是五个人同时压过来,载沣顿时有些不知所措,脖子上像是缠了一条蟒蛇般,任他如何拉扯,反而是越来越紧。
军机处,始终是他绕不过的一关,而军机处的态度,却让身处权力巅峰的载沣依旧如芒在背。
权与威,在中国的官场上,似乎后者的作用更为明显些。
慈禧太后利用老恭亲王,老醇亲王,才把这份权力慢慢过渡为威严,即使这样也仍然花了数年时间,而他显然没有这样的机会和能力。
载沣无何奈何,他在军机处根本毫无根基,就连一直寄予厚望的那桐也和他渐行渐远,甚至别说军机处,在皇族中,他的地位都是极不牢靠,前几天荣寿公主还亲自跑到了醇亲王府,大骂载沣忘恩负义,没给她的亲侄子小恭王溥伟一官半职,弄得载沣颜面全无,只得半推半就把这位姑奶奶请出府去。
载沣当上摄政王完全是慈禧的一厢情愿,没有皇族内部的支持,他的位置始终不牢靠,而奕-劻作为载沣和皇族之间的缓冲海绵,还不能和他撕破脸皮,至少现在不能。
“好罢”载沣吐了一口气,终于妥协了,“你们觉得谁当这邮传部尚书合适?”
“邮传部尚书责任重大,建铁路,铺电路,通邮政,还的给外国人打交道,这些都是新鲜玩意,所以尚书都找个精通洋务的大臣。”这次奕-劻没有挑头,那桐的话说在了前头。
“你说这话,本王倒是想到了一点,陈璧虽是免了,邮传部还有两位侍郎,就从他们当中选一个吧。”为了避免再一次被牵着鼻子走,载沣给出了他的选择。
“回摄政王的话,邮传部左侍郎唐绍仪,出使美洲各国,至今未归,远洋重重,要回来也给大半年,恐怕是来不及了,至于右侍郎盛宣怀...”那桐的话说到这,停顿了一下了,似乎斟酌了片刻才说道:“臣认为不妥。”
“有何不妥?”载沣追问。
“盛宣怀经营汉阳铁厂,数年未能盈利,反倒将铁厂转给了日本人,才略有盈余,还有其任督办铁路大臣间,曾言三年之内可修好卢汉铁路,可最后铁路最后虽成,竟耗费了十年之久,可见此人夸夸其谈,摄政王不足为用。”
说起盛宣怀的黑历史,那桐是如数家珍,盛宣怀和奕-劻间隙由来已久,他又怎么不知道,反正黑点也太多了,那桐完全不介意狠狠踩上几脚,“况且盛宣怀追查前任部首的案子,若是他其后官拜尚书,传出去怕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