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远征欧洲> 第四章 孙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章 孙子(1 / 2)

(新人新书,已签有保障,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拜托拜托。)

有本事,能抗事,敢于出头。

这是一个团队首领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

秦致远的做派,把这些要素完美的表现了出来。

人都有从众心理,当自身处于弱势,感觉安全得不到保障的时候,人们会很自然的选择抱团,来对抗未知的恐惧。对于团队中的强者,人们会下意识的选择服从,并且会在这种服从心理的引导下自觉维护团队中的秩序。

如果说刚才在船舱中,秦致远的团队领袖地位只是有了点苗头,那么现在这个苗头已经变成了一小簇火焰,虽然还不足以温暖大家,但是已经能够为大家指明方向。

回到舱房后,众人看秦致远的眼神明显又亲热了几分,其中还包含了几分畏惧。

想想秦致远刚才的行为就能明白为什么,刚才秦致远教训起那个猖狂的洋人,就跟教训小孩子似的,虽然听不懂秦致远说什么,但是也能感觉到秦致远的怒火。当时秦致远的那个形象,就跟为自家儿子出头的父亲一样,给人感觉踏实,令人倍感温暖。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或许思念的就是这种踏实,就是这种温暖。

此时的中华大地,正是民国初立的1916年,“洋大人”的地位在中国达到了顶峰。在中国的土地上,“洋大人”就是特权的代名词,就是类似“太上皇”一般的存在。别说是洋大人,就连那些依附于“洋大人”生活的“二鬼子”,在面对普通民众可能接触到的最高行政长官县太爷时,都能指手画脚,而县太爷却只能唯唯诺诺。

在这种前提下,一名劳工为了同伴,敢面斥洋人,并且敢和洋人动手并赢得胜利,这无疑就是强者。

单单是就为了这一点,秦致远就值得大伙敬佩。而敬佩,就是崇拜的第一步。

“……我刚出茅厕,就看到黄通译和那个洋鬼子正挨个叫门,我就多嘴问了句干嘛呢?结果那洋鬼子就拉住我不放,黄通译也不给翻译,就这么拉扯起来。”高鸿仕还在解释冲突的缘由,到现在他还一头雾水,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不应该啊?黄通译人挺好的啊,怎么会不翻译?”

“咳,小高子,可不是你做了什么亏心事,冲撞了那个洋人吧。”

“我看那个洋鬼子叽哩哇啦的,肯定没说什么好话。”

“……”

众人都听得一头雾水,除了葛立夫一贯沉默,纷纷发表自己的猜测。

“黄通译和那个洋鬼子是在通知,让大伙把自个都绑床上。至于黄通译为什么不翻译,估计是怕事情闹大。”秦致远是在场唯一能听懂洋人说话的人,在这个问题上最有发言权。

“哦……”

“原来如此……”

“那洋鬼子果然没说好话,刚才就该让他尝尝爷们拳头的滋味。”

“……”

众人正在议论纷纷,门口传来敲门声,然后黄富贵推门而入。

“吆,老几位都在呢。”黄富贵挺客气,进门就行了个罗圈礼。

“不敢。”

“黄先生好。”

“多谢黄先生刚才帮忙。”一看黄富贵进门,众人纷纷起身打招呼。

“……”葛立夫还是不说话,只是随着众人起身意思一下。

“都三更半夜了,还劳烦黄先生奔走,辛苦了。”重要的人总是要最后说话,秦致远等大伙客套完,才致以亲切的慰问。

“不辛苦,不辛苦,大家都是同根同种,出门在外互相关照是应有之义,谈不上辛苦。”黄富贵很正式的向秦致远抱拳致意,有点“初次见面”的意思。

“兄弟贵姓?”房间太小,黄富贵也不坐,就这么站着和秦致远客套。

“在下姓秦,名致远,表字定远,沧州人氏。这位是在下的堂兄秦致胜,这位是山东菏泽的高鸿仕兄弟……”秦致远充当介绍人,把舱内众人一一介绍。

“呵呵,定远兄弟的名和字很别致啊。”黄富贵保持“久仰”的表情,和大伙一一见礼后,这才转回秦致远。

“家父才疏学浅,在世时曾在北洋水师服役,就拿这两个船名凑活着用,倒是让黄先生见笑了。”有道是:逢人只说三分话,特工出身的秦致远说的半真半假,这样才令人难以分辨。

秦致远的父亲曾在北洋海军服役,北洋水师覆灭的时候,秦致远的父亲战死威海卫。消息传回老家后,秦致远的母亲把秦致远托付给秦致远的大伯,也就是秦致胜的父亲,然后在全族老少的共同见证下,追随亡夫而去。

这种看似“愚蠢”的事在当时很正常,甲午年水师战败时,多位舰长自杀殉国,近万兵丁力战而亡。战败的消息传开后,很多北洋水师将士的家属选择“自杀”这种极端的方式表达强烈的感情,单单是威海卫军港旁边的一个小村子,就有数百名烈妇选择集体自杀,追随亡夫而去。

“致远”、“定远”这两个名字可不是凑活着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