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诸侯王质量仅次于英布的则是彭越了,不过彭越已经被董卓击败招降,安排去西凉了。
当然,要说质量,最高的无疑是兵仙韩信,不过到此为止,韩信都没有成功被召唤出来。
不过,和他同名同姓的韩国韩王韩信一半被叫做韩王信的家伙则就在对面的阵营里面。
韩王信本名韩信,后被封为韩王。为了与同名同姓的兴汉三杰之一楚王韩信相区别,一般习惯称他为“韩王信”。
韩王信是战国末年韩国国王韩襄王的庶孙,他身材高大,英武伶俐,从小就胸怀大志。陈胜首义、群雄并起后,原山东六国中的楚、燕、齐、赵、魏纷纷宣告复国,唯有韩国仍付阙如,迟迟没有复辟。于是项梁立韩国贵族韩成为韩王,以资号召。韩成引为凭靠的两个主要助手,文的是司徒张良,武的就是太尉韩王信。张良、韩王信一起跟随沛公刘邦由武关进入关中,目睹了轰轰烈烈的秦王朝灰飞烟灭。在刘邦与项羽发生尖锐矛盾的时候,他们都是刘邦坚定的支持者。
韩王信积极参与鼓动汉王乘机“还定三秦”,然后东向以争天下的行动,并屡立战功。项羽杀害韩成、改立郑昌为韩王后,刘邦派韩王信率领一支部队,前去争夺韩地。郑昌不敌韩王信,被迫投降。刘邦就做了个顺风人情,立韩王信做了韩王。其实,这时称他为“韩王信”,才算是名正言顺。韩王信对汉王感恩戴德知恩图报,主动率领韩军配合汉军作战,以部将的身份自居。刘邦对此非常满意,两人合作无间,关系非常亲密。
天下大定后,刘邦把他从“天下劲兵之处”的韩国,徙封到太原,为他守边。太原是个是非之处,有凶恶的冒顿为邻,韩王信自然不得安生。他也知道刘邦不会容下他,最终亡命匈奴。后被汉军围于参合,战而死。
韩王信雄壮勇武,身材高大,英武伶俐。相对来说,也就是勇武方面比较突出,同时他打败了项羽后任命的韩王郑昌,夺回原韩国城池,可见在统兵方面也是有些能力的。
有一种说法认为所谓的“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其中的信不是韩信,而是韩王信。当然,这个说法争端不一,谁也不能说确定就是哪两个人,这里不去多说。只能说侧面说明韩王信武力还是不错的。
而赵王张耳不用多说,已经被鲍鸿击败了,同样也安排到西凉去帮忙的家伙。
至于臧荼,那就比较悲催的,召唤出来的时间段似乎比较早,直接还是作为韩广的手下在厮混呢。
臧荼是燕国旧将,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天下大乱。陈吴政权派赵人武臣经略赵地。武臣稳定赵地之后就派韩广安抚燕地,结果韩广一到燕地就很受欢迎,被当地贵族立为燕王。
秦攻赵王武臣,燕王韩广派臧荼率兵救赵。项羽为总盟主,破釜沉舟,大胜秦兵。
项羽分封天下时,不放心燕国,借口臧荼功劳大,立韩广手下大将臧荼为燕王,把韩广迁为辽东王,以无终为都。韩广对此不服,不肯搬迁,结果于同年被臧荼击败及杀害,燕及辽东两地皆为臧荼所有。
当初鲍鸿与陈胜等大军决战,最终还是让臧荼、栾布护着韩广杀出城外,逃亡扬州,估计现在已经投靠项梁大军了。
至于卢绾就比较坑了,他这个诸侯王做的完全是莫名其妙,最后还因为这个诸侯王的身份被刘邦忌惮,逃亡匈奴,也是简直了。
卢绾的亲戚与刘邦之父交好。卢绾与刘邦同里,两人同日生,出生的时候乡民曾持羊酒祝贺两家。二人长大后为同学,又相敬爱。乡里因为两家的友情,生子同日,“壮又相爱”,复持羊酒贺之。刘邦为平民的时候,因为吃官司而躲躲藏藏,卢绾常常追随。
后来刘邦起兵于沛,卢绾以宾客的身份相随。刘邦被封为汉王而入汉中,卢绾被任命为将军,并常常担任侍中。后在楚汉战争中,卢绾官至太尉,封长安侯。由于卢绾与刘邦的关系,他得以出入刘邦的卧内。他的衣被、饮食、赏赐,都是群臣莫敢相望的。虽然萧何、曹参等能够因为才能过人、忠于职事而得到刘邦的礼遇,但若轮到亲密的关系和被宠信的程度,都无法比得上卢绾,甚至卢绾可以自由出入皇宫。
汉五年七月,臧荼谋反,刘邦亲自率军征讨。九月,击灭臧荼。卢绾被封为燕王。
可以说,这个诸侯王被封的完全是莫名其妙,既然刘邦已经意识到了异姓诸侯王的问题,那这个时候再去封人家做诸侯王是几个意思?怎么看都觉得是像故意整死他。
陈豨在代地反。刘邦亲率大军至邯郸自南面进讨陈豨。燕王卢绾亦率兵自东北攻打陈豨。陈豨派遣王黄求救于匈奴,而卢绾也派其臣张胜出使匈奴,并散言陈豨已经战败,欲令匈奴勿发兵助之。臧荼的儿子臧衍恰好逃亡在匈奴,对张胜说:“您之所以在燕得到重用,是因为您通晓匈奴的事情。而燕所能够长久存在的原因,是因为其他诸侯屡屡造反,天下征战不休。现在您为了燕,想要迅速消灭陈豨。但陈豨被消灭了以后,下一个就该轮到燕了,您和您的主上马上就会成为别人的俎上鱼肉。您为何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