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眼前一大排的人头,赵云怅然若失,历史上这么显赫的一个家族,就悄无声息地消失。外界根本就不知道,毕竟司马家参与的人并不是很多,除了嫡系旁系的都不咋清楚。
同时又十分感慨,这个家族早就处心积虑,司马越改名王越,因为他是庶出。当年在贺兰山下算计有些声望的赵家,可谓处心积虑。
要不是有赵云的横空出世,估计赵家和原本历史上没有两样,只能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年代中,家族日渐消亡,最终泯灭在时光里。
后来河东军的收编,董卓留下来的一个人杨奉,他本身就是当地人,可谓根深蒂固。徐晃的工作好做,但是他却不怎么上道,最后莫名其妙死掉。
下面传来的情报,认为杨奉是自杀,毕竟被朝廷收编,不是啥好事情。在河东郡当一个土皇帝,岂不比受到朝廷的挟制要好得多?
一个小人物罢了,不管是赵云还是袁绍,都不曾在意。
现在想起来,应该是司马家暗中动的手,杨奉自杀没有任何理由的。
司马越的首级,赵云带给真定那边,三叔的在天之灵终于可以有些籍慰。
刘辩是最为失落的,朝廷上的紧张气氛,任谁都看得出来。
他原想着有人帮着自己复辟,重现皇帝的威风,竟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王越是他的武艺老师,在别人面前冷若冰霜,在自己面前随时都保持着谦和的笑容。
想起来,刘辩觉得十分惨然。司徒王允明里暗里都在帮着自己说话,原来他也是自己一系的人,好愚昧呀,以前为何都不清楚呢?
至于河东的司马家,刘辩心里只有快意。好歹现在是刘家的天下,你们竟然好几代人都想着取代我刘家?做梦去吧。
也没办法,皇宫大院名义上是皇帝在做主,里面不知道掺杂了多少官员的探子。
他都不清楚该和谁说心事,皇后吗?呵呵,天天就想着让自己的父亲到京城来。在会稽郡还能有一个奥援,真到了雒阳,一个小小的唐瑁,除了投靠荀家还能如何?
荀家的身后就是赵家,兜兜转转,后宫里面全部都被赵家掌控?
想到这样的事情,刘辩就觉得不寒而栗,唐家在颍川并不是啥大家族,他们和钟家、陈家相比都没有任何可比性,遑论如日中天的荀家?这也是他一直否决唐瑁进京的原因。
“不见,朕身体有恙!”刘辩看着眼前这老狗,要是他不是赵云的眼线,早就斩杀掉。
贯中的背有些伛偻了,他好似没有感受到皇帝的怒意:“皇上,大将军、太尉、司空与司徒大人一起过来,光禄勋大人自会打开宫门,你认为你见不见有何区别?”
刘辩眼里露出一丝异样,难不成这老狗还在向着自己?
这念头一滋生,他说话的声音都平和了许多:“那大伴你去带四位大人前来吧,朕在御书房等候。对了,先让人准备一些好茶叶,大家都是好茶之人。”
“皇上,几日不见,你更见风采啊!”新任司徒士孙瑞满面春风。
刘辩也不得不强打笑容:“还没恭贺司徒大人呢?朕也被三位大人提名感到惊讶。”
其实,要是他有权利,心里还有更合适的人选,不过那都不重要,自己只是一个签字的权利。再说了,董老太后越老越昏庸,她除了在自己宫里发发牢骚之外,还能做什么?
自己的母亲何太后,大舅何进与二舅何苗全家被杀,何家早就消失在众人的视线里。
仅仅在自己刚刚当上皇帝的时候,她想垂帘听政,朕可是皇帝,你还真准备把我当傀儡么?这些人至少表面上还在尊重我,你对我每次都是抱怨,我受够了。
对于董重和董承兄弟俩,刘辩自己都拿不准,究竟他们是忠于皇室还是忠于其姑母?
再说了,不管是当年还是现在,董太后、王太后与刘协是一路人,董家即便上位,也是支持自己那个现在名声很响亮的陈留王弟弟刘协而不是自己吧。
对面四人根本就不清楚,在电光火石之中,年轻的皇帝竟然有这么多的想法。
“皇上,如今大汉蒸蒸日上,四个人根本就不够用。”赵云是他的姐夫,哪怕是同父不同母的,也有兄长的意味,自然是他先开口。
“因此,我们大家商量了一下,今后朝廷需要六位一起来承担具体的日常事务。”
赵云侃侃而谈,看起来,新的政治制度,是左丞相与右丞相与顶上的皇帝在实际负责,事实上皇权并没有半分增强,九成九的事情,都是两位丞相决定。
当然,像是接待外国使臣,受降仪式这些礼节,就需要皇帝出面了。
源于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在赵云看来并不完善,尚书中书门下,增加了一个臃肿的机构。
直接性地把所有的权利交给六部尚书,继任的丞相们,却不会从他们六人中间产生。
要不然的话,一个尚书垄断了自己的部门,长期在中央经营,当了丞相以后,就会形成新的集权。那样对于改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