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家中谁寄锦书来> 第九十三章 纪念馆(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三章 纪念馆(二)(2 / 2)

“张县长,方案不是都给您看过了吗?”

“我都说了你那个不得行,重新做!”

“你给行署领导看了吗?”聂仁昊在心里嘀咕了一句,当然这句话是不能让顶头上司听到的,“张县长,您觉得该怎么改?”

“你这里头既不安排车辆,又不安排食宿,算啥子方案嘛?”

“那不都是政府办在做吗?”

“那你也写到方案里头嘛!还有,听说你把想伟人故居的瓦房改成了茅草屋?”

“张县长,我正想和您汇报这个事情。我去看了纪念馆,怎么伟人的故居从茅草房变成了大瓦房了呢?”

“伟人父母健在的时候就改成瓦房了嘛!至少有一半是瓦房!”

“可是现在全是瓦房。二十六年前老首长跟着伟人回来过一次,那个时候还是茅房吧?”

“那个时候条件差,上级指示还原成茅房的!”

“我觉得还是应该还原一个真实的故居。一方面是尊重历史,另一方面更是尊重伟人和首长!”

张县长点了一根烟,又扔给聂仁昊一支。

“哎,仁昊呀!这个事我看法是一样的,但是……但是这是县委的决定,你也别拗。我和你是老相识,也晓得你有大能耐。让你当接待办主任,你也看得出来,县委那边的意见很明显,并不是说你能耐让你上的,而是你的能耐过头了!他们现在是撂挑子不干,我们是剃头的担子一头热。我天天觉都睡不着,生怕出大乱子。其实方案我已经叫办公室做好了。你能不能听老大哥一句劝,按我们拟好的方案做?你刚上来,还没有适应这个大院里头的道道,该让还是得让,你说咱们穷,但是人家觉得是要打资源牌!我们穷乡僻壤的,有啥子资源?这个资源就是水呀!嘉陵江的支流遍布八十多个乡镇,正好水流落差又大!你说说,农业没有肥沃的土地,工业又没得传统的项目,那就靠水吃饭,咱们第一步解决了啥子问题?用电的问题呀!这是高科技,全县五年时间修了十多个水电站,解决了将近一百万人的用电问题——这才是我们该向老首长展示的呀!”

聂仁昊之前确实对水电站很反感,但是现在站在县政府的高度,在机械化日益推广的今天,电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陈书记和杨泽进主张的小水电站确实发挥着重大作用。至于林木乡的交通,现在不也解决了吗?

“张县长,这样吧,水电站的事情也作为展示的一个方面,这也是咱们取得的重大成效。关山镇不就有个水电站吗?正好带老首长去看看。但我想……老首长参观完水电站顺便在电站附近走一走,看看那里农民的情况!”

“好,仁昊,这个事情你去安排!安保、食宿、车辆的事情我来做!”张县长拿起桌子上的电话,拨通了秘书科,“请刘主任进来一下!”

聂仁昊走出领导的门,长叹了一声。

是呀,离首长回乡的时间越来越近了!要说没有压力那是假的,他几乎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觉,把这两年关于领导视察的报道一字不漏地梳理了一遍,县委秘书科送来的材料他也是逐字逐句地修改。

报道上关于接待的政绩宣扬与秘书科的汇报材料如出一辙,要展现一个真实的嘉苍真的太难了……

※※※※※※

我们暂且把聂副县长搞接待的事情放一放。把目光放到与这个贫穷落后的小县城形成鲜明对比的海西市!

海西古属吴地,因在黄海之滨、东海之西而得名,古人云:“江南自古多良田,海西起航万里船。”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海西就有了“东亚伦敦”之称。

和江云不同,海西的马路更加平坦,也更加宽阔。如果说江云的黄包车和骑车交织算得上“川流不息”,那海西的电车、公交车、自行车和小轿车来来往往,真的是“车水马龙”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