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闷的喝一口酒,杨懿叹道:“当今天下民不聊生,乱世将现,志才兄啊,你说这四百年的大汉江山,何至于如此?”
戏志才闻言一愣,诧异地看了一眼杨懿,沉声说道:“观天下之乱,自古以来无外乎帝、臣两者。帝王若是德才兼备,则朝堂清明,上行下效,政绩显然,乃是重中之重。若是皇帝昏庸而臣子贤德,就好比大树,杆细而枝粗,日后必有大祸。若是君臣皆贤,便如有开国之初,光武中兴,我大汉威震邻国,百姓安居乐业。反之,则是祸期不远,为之奈何!”
杨懿耸耸肩,淡淡笑道:“志才兄言乱世源于君、臣,懿心中甚为赞同。尤其是为君者,若是君者昏庸无度,那便是满朝的阿谀小人,而贤者只能在野,没有出头之日。只是……”
顿了一下,杨懿瞥了戏志才一眼,随后继续说道:“只是纵观历史,又有哪一世的王朝不是由贤者开创,而自庸者灭亡呢?所以懿认为,想要天下安宁,首先要有一个完善的制度和法纪。只要天下所有人都按照这个制度去执行,那么天下自然不会混乱。当然了,我们还要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改革制度、法纪,让制度去适应时代,而不是守着旧规矩过一辈子。”
戏志才大笑着饮尽一碗美酒,笑道:“没想到子嘉兄竟然如此推崇法家的思想,倒是让忠感到意外。”
杨懿笑道:“披着儒家的外衣,执行法家的思想而已!同时还要适应时代,不能一成不变。这天地万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而没有变化的,就只能为时代所抛弃,彻底的沦为历史。若是要国强,就必须要融汇百家学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求同存异。若是每个人都只看到自己的好,而看不到别人的好,那还何谈进步?”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本就是违背了圣人之言。”
戏志才自斟一碗,开口说道:“子嘉兄说的不错。忠认为,眼下最应该改变的,便是世家!当今世家把持天下,以夺取国家利益而谋私利,豪夺巧取,只顾自己家族而不顾天下利益。百姓之所以食不饱,穿不暖,便是世家之祸也!”
杨懿看了一眼戏志才,深感知己,微微一笑说道:“世家之患,便如附骨之疽,若是不除,天下必然大乱。”
戏志才哈哈一笑,说道:“子嘉兄出身弘农杨家,却能说出这一番话来,可真是叫人有些不敢相信。”
杨懿轻笑一声,自酌一杯,淡淡道:“家族?这种东西太过渺小,若是眼光只局限于家族这种渺小的东西,那么又怎么能看到真正重要的东西呢?”
戏志才闻言大笑着饮尽一碗,说道:“和子嘉兄饮酒,真乃人生一大乐事,这原本就十分香醇的‘茅台’酒,也变得更加的美味了,忠先干为敬。”
和戏志才胡侃海吹了半天,杨懿已经有些微醉,摸着下巴思索片刻,杨懿开口问道:“敢问志才兄之志向?”
“志向?”戏志才微微一笑说道:“忠之志向乃是乃是让天下百姓有所衣,有所食,寒门子弟皆有所教,让那外藩贼子,皆不敢进犯我朝!”
杨懿闻言哈哈大笑道:“志才兄之志向,竟与懿之志向如此相似。懿平生之志只用四字便得以概括,那便是‘国富民强’。只是这四字说来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却是千难万难。”
话说到这里,杨懿忽然感觉这场景似乎有些熟悉,可到底是怎么个熟悉法呢?
杨懿心中暗暗沉思……
好像,我是不是应该说些什么了……
杨懿灵机一动,酒意也清醒了一大半。看着戏志才,杨懿迅速起身,一揖到底,学着某位皇叔的模样,恳求道:“今大汉有难,天下百姓民不聊生,四周强敌蠢蠢欲动。懿欲意匡扶天下,拯救万民于水火,然懿自知才疏学浅,面对天下大事,没有可用之计。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为我大汉朝数百年的基业……先生!懿恳请先生出山相助!”
戏志才一听此言,当时就站了起来,神色略微有些激动,但却隐藏的很好。
仔细回想自己今天与杨懿的对话,戏志才惊恐的发现,杨懿虽然口口声声说为国为民,但其所说所言,于眼下这个时代来讲,皆属离经叛道之语。
但不知怎的,戏志才却只感觉杨懿是自己平生难得的知己,虽然两人从相识到现在还不到一个辰时,但却好似相交了数年的好友一般,彼此了解,彼此相知。
戏志才不是普通人,既然知道了杨懿的野心和志向,也决心要为杨懿效力,那么自然就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当下戏志才便躬身拜道:“忠愿效犬马之劳,戏忠拜见主公!”
“哈哈哈!”
没想到今日在这小小的酒肆之内,不但见到了名垂青史的戏忠戏志才,更是有幸得其效忠,一时之间,杨懿只感觉自己身在梦中。
杨懿早已立志要争霸天下,而想要争霸天下,自然就需要数不尽的人才聚集到自己麾下效力。
除了典韦之外,这戏志才可是第二个叫杨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