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非常近,从阿根廷运输建筑物资到该岛远比从西班牙输送物资到亚速尔方便,阿根廷陆基机场能顺利掩护该岛,我们完全有可靠的后方基地,而阿根廷人迸发的民族激情是加快建设该岛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霍夫曼对英阿马岛战役记忆犹新:这个岛就是阿根廷民族主义者的命根子,谁能帮阿根廷拿到,谁就是阿根廷人的永世之友,只要德国能办到,阿根廷人会豁出命来帮忙。
“如果美国人来了不打,只部署在巴西,并和我们对峙怎么办?岂不是我们的兵力都被牵制住了?”
“那很好啊!舰队就近依靠阿根廷获得补给,马岛也能有从容不迫的建设时间,巴西以南的航线美国人就不用想了,智利和阿根廷的物资能源源不断运往马达加斯加,并以该岛为中转运回欧洲――印度洋航线比大西洋航线安全得多,而且……”霍夫曼补充道,“我和堀悌吉将军约好了,印度攻略告一段落之际,联合舰队会再次西行,那会儿就该是对大英帝国总攻之时,没有美国帮忙,丘吉尔那没几条船的皇家海军能守住英伦三岛?如果美国的力量被我们牵制在南大西洋,北大西洋他就管不住了。”
对于众人担心和美国人打成消耗战,然后被美国碾压的状况,霍夫曼也有自己的解释。
“美国工业很厉害,也许比轴心三国加起来都发达,但工业发达并不必然等于胜利。否则,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英国有最发达的工业,最强大的海军,最完备的军队,为什么让美国这群土著造反成功;又比如拿破仑时期,拿破仑拥有全欧优势与工业,为什么又在莫斯科折戟沉沙?美国不是为了人民,是为了资本家和政客的利益才投入这场战争,他们都是等待回报的,只有付出没有收益,只有牺牲没有胜利,他们还能坚持多久?我们不能让美国从容不迫地形成优势,必须持续不断消耗他的力量。哪怕暂时做不到打击美国本土与核心,但可以打击他的外围,削弱他的羽翼。”
凯特尔补充道:“我想,美国人最大的可能是向巴西提供军事物资,让巴西人和阿根廷人去打仗。”
“这两个世敌间的战斗没那么快分出胜负的,而且……”霍夫曼意味深长地说道,“即便阿根廷抵挡不足巴西最终失败,又与我们有何相关?美国赢了是正常,输了是大丢面子,而我们损失不了什么!这就好比在敌人家里打架,大家互相打斗砸东西,只要我们全身而退,最后是谁比较吃亏?”
大家都笑了起来,为霍夫曼这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叫好,会议最终统一了思想――元首用政治意义、交换比说服了大家,规定由约德尔和施尼温德共同制定作战计划,名称就叫做――跳板。
最高统帅部没有强烈反对而接受这个设想的基础是普遍认为即便有所损失了也不会太大,比这更冒险的昆古尼尔计划、巴拿马计划都已执行过了,损失些陆战旅和装备完全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施尼温德立即盘算起兵力来:如以7月15日为战役发起日,意大利海军的鹞鹰号已服役并完成海试,齐柏林号航母也能修复并投入使用,加勒比海战役中受轻伤的战列舰将基本修复完毕,霞飞号补充航母差不多也能投入使用,即便帝国号战列舰届时还不能服役,德意联合舰队依然可集结包括3艘航母,7艘战列舰(战巡)――意大利3艘(维内托级3艘),德国4艘(俾斯麦、黎塞留、斯特拉斯堡和格奈森瑙)在内的强大兵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