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师兄,你死了还要这样做弄我?”妖僧蕃戒站起来,深吸了口气。
这话听得肖丽丽心惊不已。
妖僧蕃戒竟然叫海通和尚为师兄?
要知道海通和尚可是大唐开元初年的人,而关于妖僧蕃戒的传说,却是清朝末年。
肖丽丽此时也有些明白了,为什么妖僧蕃戒带着自己进来后,竟然一个岔路没走,一直就到了这最下面的暗室之中。
说起来,这蕃戒确实是唐朝的人士。
这事还得从海通和尚说起。
海通和尚,出生于大唐开元初年,黔中道播州人士(今贵州省遵义市),本名清莲,取自“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意思。
他十二岁出家,师从于高僧慧净,二十四岁时离师游天下。
而蕃戒的确是他的师弟,从小便很崇拜于海通和尚。
后来海通和尚途径当时的嘉州(今乐山),看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凌云山,水患为祸,他便动了镇压水患的心思。
随后,召集能工巧匠,开始了建造乐山大佛。
唐代崇拜弥勒佛,佛经说弥勒出世就会“天下太平”。
当时的朝廷对乐山大佛一事,对此事大力支持,更是派了巨款。
后来嘉州郡守听说海通和尚掌管着一大笔财富,便带着随从来讨要。
面对这番威胁,海通和尚斩钉截铁的说:“自目可剜,佛财难得!”
海通高傲和蔑视激怒了贪财如命的郡守,他不相信会有人有胆量挖出自己的眼珠。
他恼羞成怒的说:“那你就挖出来看看!”
海通威严的盘腿坐定,端起一只铜盘,毫不犹豫的剜出自己的一只眼珠放在上面,默默地举到郡守面前。
顿时,郡守大惊失色,吓得失魂落魄,仓皇逃下山去。
海通舍己献身的浩然正气感天动地,更激发了人们建造大佛的决心。
而蕃戒,后来也出山,投奔于当时的权势极大的海通和尚。
并不是每一个和尚意志都如海通一般坚定。
当时的蕃戒初出茅庐,当人得知他是海通和尚的师弟后,便暗地里各种奉承鼓舞。
意思很简单,让蕃戒想办法夺了海通和尚建造大佛的位置。
蕃戒当时虽然初出茅庐,虽然被红尘诱惑,不过却也没有丝毫要害师兄的心思。
直到后来两人一次聊天。
海通和尚自然是清楚蕃戒被其他人鼓舞诱惑的事情,不过蕃戒非但没有呗诱惑,反而义正言辞的拒绝,这让海通和尚宽心了不少。
海通后来找到蕃戒道:“师弟,红尘险恶。”
这本是想点醒蕃戒。
不过蕃戒早就迷恋了红尘,不愿意害师兄,是因为两人感情深厚的缘故。
蕃戒回道:“师兄,为何出家人就不能入红尘?这财富在你手中,用来接济世人,也好过修这么个玩意。”
海通说:“大佛用来镇压水患,本就是为了救济世人。”
蕃戒说:“这么个石佛,早晚得坍塌,又有何用?”
海通听闻直觉蕃戒说得有理,不过他非但没有放弃修建大佛,反而四处寻找得道高僧,在大佛内部建造了这四十九个暗室,想要用这些高僧保大佛万年不腐。
恰好唐代崇佛,举国之力,这才凑齐四十九位得道高僧。
这本意虽好,可到了蕃戒心中,又成了另外一回事。
蕃戒认为海通假公济私,用如此多的巨款修这么大的佛像,就是为了给自己弄一个豪华的墓室。
因为这事,蕃戒和海通彻底闹崩,随后蕃戒被海通赶走。
蕃戒非但没有悔改,反而修起邪佛法。
佛法修来世,邪佛法修现世。
蕃戒认为,来世自己是什么样,跟自己有什么关系?活好现在,才是永恒。
所以他不断的借助其他人的肉身重生,并且在清末混乱时,想要乘乱建造自己的佛国。
清末和民国虽然都失败了,可现在,他认为只要的得到海通和尚的舍利子,自己佛法能大幅提升,总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蕃戒满头大汗的坐在这十八罗汉的铜像前,肖丽丽忍不住说:“大师,您刚才叫海通大师师兄?”
蕃戒没有回话,站了起来,看向海通和尚的肉身:“师兄,事实证明你当初是错的,即便是建造了如此大的巨佛,即便他千年不倒,可你呢?已经死了如此久,又有什么意思?”
“你看我,现在就活得好好的!”蕃戒大笑起来,不过笑声却很心虚。
其实蕃戒每隔几十年重生,就会到乐山大佛看一遍,想看看它到底倒塌了没有。
可如复一日,千年过去,乐山大佛始终没有坍塌。
这让他心里竟有一些质疑自己的佛法。
“活着才是根本,什么来世,呸,那是老和尚骗小孩的鬼话,你也信。”蕃戒道:“最后我再念一遍经文,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