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天下分崩,顶着“皇叔”名号的刘备转战一生,虽最终未能中兴汉室,但靠着罗贯中的一本《三国演义》,倒也扬名数百年。然而,在明末清初,有一位堪比刘备的明朝宗室,他尽管屡战屡败,却从未放弃过重振大明王朝的理想,后在张名振“隆中对”的指导下,奋战福建,建基舟山,定下“还复旧都南京”的宏愿。这个人就是鲜为人知的明朝“刘备”—鲁监国朱以海。
一个人的不屈
公元1645年六月,监国于杭州的潞王朱常淓打开城门,向清军投降,接着,浙江不少州县也纷纷递上降表,归顺清廷。然而,令众人没想到的是,清廷令他们限期剃发,违者一律处斩。浙江的一批官绅士民被激怒了,为了保护头发,他们决意起兵抗清。六月初九,明朝原九江道佥事孙嘉绩在余姚起义,攻破县衙,杀死清朝委任的余姚知县王玄如;初十,生员郑遵谦在绍兴起兵;十二日,宁波又发生了轰轰烈烈的抗清起义。这时,寓居浙江的明朝藩王和郡王已投降清廷,大明王朝恩养的龙子龙孙们在天翻地覆之际,最关心的是如何保护自己聚敛起来的巨额财富,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在他们眼中如同草芥。不过,有一位藩王例外,清军小队之前曾前往台州抓捕他,但被他的卫队打败。浙东各地反清起事后,这位不屈的明朝藩王—鲁王朱以海成为众人心目中的“真龙天子”,明朝原管理戎政兵部尚书张国维等人将朱以海迎入绍兴。
和刘备一样,朱以海的皇族血统也很疏远,他的祖先是朱元璋第十子朱檀,封地在山东兖州。崇祯十五年(1642年),清军入关劫掠,兖州被清军攻破,他的哥哥鲁安王朱以派自缢而亡,他自己躲在死人堆里才逃过清军的屠杀。死里逃生后的朱以海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二月承袭鲁王之位,但仅一个月后,李自成攻占北京,并计划向山东用兵,朱以海只能南逃,寓居浙江台州。亲身经历了国破家亡和颠沛流离的苦难生活,对清廷怀有满腔仇恨的朱以海毫不犹豫地扛起了抗清的大旗,甚至还亲临钱塘江前线犒师,深得诸臣赞誉。
七月十八日,朱以海正式出任监国,改明年为鲁监国元年,并任命张国维、朱大典和宋之普为东阁大学士,不久又起用旧辅臣方逢年入阁为首辅。然而,由于朱以海没有自己的嫡系军队,不得不倚重方国安和王之仁这两位大将,他们两人率部抵达抗清前线后,立即接管了浙东原有的营兵和卫军,自称正兵,排挤孙嘉绩、熊汝霖和钱肃乐等人领导的义兵。此外,方国安和王之仁不顾鲁监国反对,擅自把浙东各府县每年六十余万钱粮自行分配,结果浙东各地义师断绝了粮饷来源,大多散去,到最后连督师大学士张国维直接掌管的亲兵营也只剩几百人。
忧心忡忡的朱以海下旨大量招揽有识之士共谋复兴之策,因大明王朝已破败不堪,他的举措让人感觉是在病急乱投医。对此,张岱在《石匮书后集》中评价道:“从来求贤若渴,纳谏如流,是帝王美德。若我鲁王,则反受此二者之病。鲁王见一人,则倚为心膂;闻一言,则信若蓍龟,实意虚心,人人向用。乃其转盼则又不然,见后人则前人弃若弁毛,闻后言则前言视为冰炭。及至后来,有多人而卒不得一人之用。附疏满廷,终成孤寡,乘桴一去,散若浮萍;无柁之舟,随风飘荡,无所终薄矣。鲁王之智,不若一舟师,可与共图大事哉!”张岱对朱以海的评价过于苛刻,鲁监国能坚持抗清十多年至死不悔,本就心存大业,他的招贤之举无可厚非,虽有操之过急之处,但并非不可共图大事之人,从他如何实施张名振的“隆中对”中就可知一二。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朱以海就任监国后不久就遇到了来自宗室内部的难题,原来,在他登监国大位前,唐王朱聿键就已经在福州称帝,即隆武帝。得知这一消息后,朱以海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就皇室亲疏而言,他和唐王都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后代,同崇祯皇帝的关系相距甚远;从拥立时间上来看,唐王略早于他,而且已经由监国称帝;就统治地域来看,隆武帝得到了除浙东以外各地南明地方势力的认可,而他只限于浙东一隅之地。很快,隆武帝派使者来绍兴,要求朱以海退位归藩。因朝臣中有不少人主张承认隆武皇帝的地位,朱以海不得已之下宣布退位归藩,于九月十三日返回台州。十月初一,主张承认隆武朝廷为正统的大臣开读了诏书。然而,在张国维和熊汝霖等人的坚持下,绍兴政权最终决定拒绝接受隆武帝的诏书,重新迎回朱以海。
尽管朱以海的权力欲望表面上分散了抗清力量,但他为了光复杭州还是采取了很多积极行动。鲁监国元年(1646年)五月,清廷派大军征讨浙东,刚好这年夏天浙江久旱不雨,钱塘江水涸流细。清军见水深不过马腹,于是分兵两路进击绍兴,方国安的钱塘江防线顿时土崩瓦解,大批明朝官吏投降清军。五月二十九日夜,朱以海在张名振等人护卫下离开绍兴,经台州乘船逃往海上。出走前,朱以海派靖夷将军毛有伦保护他的家人退往台州,但毛有伦却自作主张,改道蛟关以便入海,不料途中遭遇叛将张国柱,朱以海的家眷被押往杭州。清廷以此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