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法兰西王位的继承人只能是男性后裔,女性后裔就算再多也挤占不了顺位排序上的任何位置。法兰西与德意志地区都严格地遵循着《萨利克继承法》,此法源自于古法兰克萨利克部族习惯法,其中有规定王室女性后裔不得继承土地的条款。萨利克法典中有关女性继承权的规定随着法兰克帝国的分裂和联姻扩散到大多数欧洲的天主教国家中,女性无权继承土地的规定逐渐演变为对女性继承权的剥夺,并对中世纪和近代欧洲历史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引起了欧陆历史上数次大规模的战争。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和西班牙的卡洛斯战争,其起源都是旁系男性继承人对直系女性继承人权利的争议。而英法百年战争则是查理四世国王逝世后,他的堂兄腓力六世认定萨利克法典不支持女性后裔继承权,而查理四世国王的外孙,英国国王长腿爱德华三世却要求法国王位,从而引发两国漫长百年的战争。
英国的王位是允许并承认女性继承人的,但是当英国女王的统治疆域涉及欧陆惯行萨利克法典的地区时,则女王必须放弃该地区王位。例如前世英国汉诺威王朝女王维多利亚,在登基之时便不得不把汉诺威传给自己的叔父坎伯兰伯爵,而在原本隶属于法兰西诺曼底公国的领土——海峡群岛上,即便是后来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也只能使用“诺曼公爵”的头衔,而非“诺曼女公爵”头衔。这是另外一种变通的方式,大概的意思就跟放弃“女性”这一性别差不多。在波兰王国也有类似的例子,十四世纪一位波兰女王在继承王位时,就宣称自己为国王,而非女王,以回避萨利克法典。当然,更多的时候……依然还是通过战争来解决问题。
陆逸今生的外祖母,神圣罗马帝国皇后及奥地利女王特蕾西亚就曾因以长女身份承袭王位而受到普鲁士、法兰西、巴伐利亚、萨克森、西班牙、撒丁以及那不勒斯王国的围攻。正是在这场战争之后,特蕾西亚女王才会想要通过陆逸今生父母的结合来缔结一个法奥永久联盟。
若是从当时来看的话,这对于法兰西并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交换的代价是路易十五国王归还了在这场战争中,法国从奥地利手中夺取的大片土地,这令路易十五国王声望大减。本来他有可能通过这场战争,成为声威不逊于路易十四的国王。
但是从今天陆逸所站的角度来看,这个许多年前所缔结的联盟确实停止了法兰西与另外一个陆军强国在东面无休止的战争。摆脱了第一线的直接冲突,以第二线延后介入的方式插手德意志地区事务。两种战争方式虽然看起来只有时间上的差别,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所要承担的压力来说,两者完全是不一样的,基本上就是有备打无备的区别。由一个未受到削弱的奥地利与崛起的普鲁士进行对抗,而法兰西居于之外拉拢影响神圣罗马帝国的西部邦国,德意志帝国也看不到多少诞生的希望。
从这种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俄普奥三国瓜分波兰对于陆逸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在这件事之中,普鲁士得益最大,所以它也最为积极的。通过瓜分波兰,普鲁士得以与东普鲁士连成一片。俄国则是削弱波兰,获取土地。奥地利则最为被动,因为被普鲁士夺去西里西亚,所以不能再坐视普鲁士继续扩张壮大,所以也加入了瓜分波兰的行列。
其实以陆逸的角度来看的话,最为理想的状态就是将让波兰被释放出来,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而德意志地区的邦国则越多越好。就像前世的联合国一样,人多口杂。成员越多,每个单独的个体国家所要表达意愿将越不会受重视,方便有影响力的大国来在其中进行分化拉拢。
其实五个常任理事国足以决定地球上的所有事务,其它的成员国之所以存在只是为了能让这滩水越浑越好,好让大国可以不通过战争就能够得到想要的东西。毕竟,大规模驻军维持成本也是相当高昂的,而在二十一世纪,就算是顶级强国,在一个地区维持小规模驻军也起不了多大作用。不像现在陆逸现在所处的十八、十九世纪,几百上千个士兵就能够铲平一个东印度或者是西印度的藩王部落。有了联合国,那么一切就方便得多,那些小国就算在某个地区出力最多,所能够得到的利益也绝对比不上只放嘴炮的五常。
可惜的是,在俄普奥三国瓜分波兰的时候,法兰西王国正处于大革命以及革命之后的追赶期,没能够赶上。不然的话,陆逸一定不会坐视三国瓜分波兰。最好的就是能够与他那位表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商量一下把波兰吐出来,然后在这位表兄愿意将整个法兰德斯地区让出的条件下,法国参战为其攻打普鲁士,逼迫普鲁士将西里西亚给吐还给奥地利,外带割让部分领土。弗朗茨二世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兼奥地利国王,本身国内问题诸多,东面还有个俄国,陆逸并不担心其坐大。反倒是一个统一完整的德意志民族国家才是跟不列颠王国一样,属于法兰西王国的心腹大患。
就在陆逸与自己的这位极尽谦恭的堂兄谈笑之时,陆逸的母亲,法兰西王太后带着她的师奶团出来逛花园了。师奶团的主要成员们陆逸再熟悉不过了,基本上从小到大身边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