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舅一听,答应下午就来榆州。
与四舅约好时间,李辰拿上李宏基的读者卡,来到玉龙路上的市图书馆。
榆州的图书馆没法跟申城相比,但国内的主要报刊都有订阅,李辰很快找到几份报刊,包括市里的《榆州日报》、省内的《江海日报》、《江海晚报》,以及全国性的《人民报》、《华夏青年报》、《华南周末》,还有《南风》、《一月谈》等几本时事刊物。
李辰亲历今后的十几年,知道将来的发展大势,但是九七、九八年的很多事情,已经相当于十几年前的记忆,看看这些报纸,可以让他记起更多东西,并且更清晰地把握当前的时代脉搏。
这对李辰来说非常重要,重生者并不意味着知晓未来的一切,最大的优势无非就是对大势的把握。
李辰主要关心报纸上的时政经济信息,并选择一些内容重点关注,很多久远的记忆,都被逐渐唤醒,也更坚定了他接下去的计划。
从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国内已经在尝试住房分配制度改革,最早在鹏城、南海等几个特区推动,当时的南海甚至掀起淘金热,但这股热潮却激起巨大泡沫,泡沫破灭后,南海顿时一片狼藉,国内的地产市场也一蹶不振。
以后的政策相对比较温和,但渐进式的调整一直都在进行,而从九七年开始,改革的声音再度零星出现,甚至有人提出将房地产业发展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也提出提振房地产销售,消化积压的空置房。
一切都有苗头,但此时尚不清晰,这对重生的李辰来说,却完全不是问题,他可以从那些遮遮掩掩的消息中,读透其中隐藏的真意、将未来看得更加清楚。
离开图书馆后,李辰骑着车特意绕到迎宾路,从迎宾路拐入沿河路,右手边出现一片崭新的小楼。表面赭黄色涂料经过大半年的风吹日晒,依然保持着鲜亮色彩,在破旧的沿河路上,非常显眼。
这片新建小区就是建委的集资房项目,小区西侧靠近迎宾路的那栋十层高楼,就是建委大楼,在高层建筑极少的榆州市区显得有些鹤立鸡群。
民间甚至有种说法认为前建委主任之所以下台,就是因为这栋建委大楼抢了不远处的榆州市政府大楼的风头。
这当然只是民间的一种戏言,建委前主任徐谦在这两个项目上贪墨几百万,在当时来说,已经是数额极其巨大的腐败分子,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如今徐谦已经法办,建委大楼也成为建委办公的地点,但眼前这处集资小区却成为烫手山芋,无法处理。
卖又卖不出去,按照原来的计划内部分配的话,建委这个烂摊子却给不出欠着的工程款、材料费,甚至建筑工人的工钱。
眼前这个漂亮的建委小区,已经成为榆州一处不是烂尾楼的烂尾楼。
骑行在小区青砖铺成的道路上,李辰也不得不感慨徐谦虽然贪,但是建委小区的设计和品质都很不错,这样的小区,在九八年的榆州,不说少有,也绝不多见,规模不大,但是立面和外部装修都很考究、新潮。
哪怕八、九年后,这里也不落伍,始终是沿河路上一处独特的风景。
李辰心里想,如果是在十年以后,这里的房子根本就一房难求;哪怕是现在,也有办法卖出去吧!
骑到小区北门,意外看到路边停着一辆黑色桑塔纳,两个穿着考究的中年男子正站在路边说着什么,看到有人过来,都住口不言,好奇地看向他。
李辰也很奇怪,建委小区久不住人,里面长满荒草,枯黄一片,显得极为凋落,如果是小孩玩耍,甚至少男少女在这里幽会,都很正常。但这两个男人开着车,怕是不会没事闲得慌,到一个荒芜小区看风景。
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在进行什么隐秘的交易,李辰没准备理会,但那个穿着藏青色风衣的男子,却突然向他招了招手:“小伙子,你住在这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