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小臣有一计,可夺荆州之民,行釜底抽薪之机。”在严舆回到建业过完大年一个月后,庞统突然向严舆献计。
严舆早已经下令征集讨伐荆州的策略,凡是能够提出有效计策的,统统计大功一次。严舆麾下的能人都在为此冥思苦想,只是庞统近水楼台先得月,已经想了很久的他自然是第一个想出了办法。
“何计,说来听听。”严舆来了精神,想来庞统想的注意,应该是比较靠谱的。
“主公可还记得那四万荆州士卒?”庞统说道。
“自然记得。”严舆当初将那四万荆州降卒留下江东种田,就是因为打算在接下来的几年内攻陷荆州。
但是因为袁术之事耽搁了几年,如今却又难以突破蔡瑁的防线,如果再拖下去,思乡日久的荆州降卒必然是要出问题的。
“我听闻那些荆州降卒日久思乡,最近已有人逃逸。”庞统继续说道。
严舆点点头,这事他确实听说了,不过他并未下令严处,毕竟与家人分开数年,谁不想家?严舆能够理解那些荆州降卒的处境。
所以严舆只是让人加强了对荆州降卒的管理,但他也知道,这事只是治标不治本。若是他不能狠心杀人的话,是阻止不了这种情况的。
而严舆不想杀人。
跟了严舆这么久,庞统当然是知道严舆经常会有这种莫名其妙的仁慈。若能帮助严舆解决这四万降卒的忧患,想必也是大功一件的。
将此事与对荆州之事一联系,庞统还真的就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那些荆州士卒之所以逃逸无非是想念家人,若论我江东与荆州的环境,自然是我江东胜出不止一筹。若主公能够赐予那些士卒土地,让那些荆州士卒将其家人接过来,那么想来大部分人是愿意的。
而且主公还能让他们告诉荆州百姓,若是愿意牵来江东,便视若江东之民,赐予田地。那么不仅是那些降卒与他们的家人,一些与之沾亲带故的荆州百姓也是有可能前来江东的。”
庞统的计策很简单,但是却从来没有人想到。这是一个逆向思维,严舆一开只想若是吞并荆州,那么这四万人的事情自然就解决,而江东文武也明白严舆是这么想的,所以思维也就跟着严舆一起而成为了一种定式。
庞统则是换了一个思维方式,不是攻克荆州后解决这四万人的问题,而是利用这四万人来掠夺荆州民众,帮助严舆取得荆州。
这样的方式看似简单,实则非要有打破常规的人才能办得到。庞统庞士元,果然不愧是王佐之才。
当然,四万人看似没有多少,就算是算上每个人的家人,加起来,顶多也就十数万,对于荆州数百万民众而言,根本无法伤筋动骨。
何况荆州方面也不是白痴,得知严舆抢夺百姓自然也会有所作为,虽然持续下去荆州百姓肯定还是会慢慢流向江东,但是真要伤到荆州筋骨,恐怕非十年八年之功不可。
十年八年?如果打个荆州都要十年八年的,曹操早就先统一北方,在统一西北来找自己麻烦了。别忙活了半天,却被曹操摘了桃子。
这么长的时候,严舆是无法接受的。那么如此说来,庞统的计策莫非就是鸡肋了?当然不是。
别忘了,最亲近之人或许只有那么几个,但是所谓亲人还包括了三亲六戚,七大姑八大姨。若是算上这些人,那这个人数可就不得了了。若是再算上与这些人沾亲带故之人,这个数字,简直堪称恐怖。
当然,别人不可能活得好好的背井离乡来到江东。而且说实话,荆州前些年战乱也比较少,百姓生活也还将就过得去。
但是因为荆州大举攻伐江东失败,刘表为了尽快恢复元气,加重了赋税与徭役。荆州百姓如今的生活已经大不如前,虽然也不至于活不下去,但也足以让他们选择离开去追求更好的生活了。
再说了,江东的生活环境确实很好。更何况江东本身就地少人稀,只要够勤劳,土地大大滴。
当然,一开始前来的人应该不会太多,甚至或许被放回去的人当中还有不会来的。但是严舆相信,以如今江东优渥的环境,肯定会有不少人回来。
这些人就像是种子,他们亲身感受到江东的好之后,严舆就放一部分人回去再拉一部分人来。周而复始,就会成为一个良性循环,最多三年,绝对会动摇荆州根基。
到时候荆州百姓归心,刘表帐下文武人心惶惶,严舆再趁机出兵,到那个时候,荆州还不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一个蔡瑁已经阻挡不了严舆的步伐了。
严舆越想越妙,最后竟是忍不住拍大腿说道:“若此计能成,当记士元首功!”
大的战略方针已经确定,接下来就是安排各种各样的细则。
首先,四万人不可能一下子放回去,这就是说必须要先选择一些人出来。第一批,严舆选择了两千平时表现良好的荆州降卒。
然后就是给他们灌输思想,让他们明白,若是带着家人来了江东,那就是好处大大滴。不仅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