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在战火中崛起> 23回 第一步兵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3回 第一步兵团(1 / 3)

在沈阳西北部矗立着一座山脊岩石裸露,远远望去一片灰白,犹如雪压山巅的山峰——辉山。

曹阳带领那些愿意和自己参加抗日的东北陆军讲武堂师生与在转移途中加入进来的东北军第七旅的官兵经过2个多小时的行军。下午1点多钟达到辉山脚下,与后勤保障组及3组队员会合。后勤组的这11名队员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他们利用昨天一天多的时间,完成了6个连一级营区和特1队指挥所的选址工作。

在辉山第一营地,他们利用大家在此做短暂休息的时间,分成10个小组,对原东北军官兵和讲武堂师生的基本情况作了进行了一次初步的调查统计。

曹阳这次带回人员一共是959人,讲武堂的师生783人,东北军第七旅各团官兵154人,警察2人,加上王飞虎,陈勇久等20名东北航空处的官兵。其中校尉级军官56名,他们中间绝大多数为讲武堂的教员。军阶最高的是王飞虎空军少校和讲武堂炮科教员苗准少校。

他们所携带的武器为,ZB-26捷克式机枪18挺,各式步枪587支,各式手枪198支,总共803件,子弹120箱。小型电台一部,马匹86匹,汽车3辆,装甲牵引车1辆,大车35辆。帐篷30顶,汽车苫布20片。

在进行统计的同时,特1队,从这900多名官兵中,挑出了120名身体强壮的或有一技之长,如会武术的,枪法好的,会讲日语的东北军官兵和讲武堂的师生。由张文正和于彪仔组成了中国人民军步兵第一团,特战大队。暂时驻守在第一营地——辉山。这里作为前沿营地,负责对沈阳方向日军进行警戒。

辉山是长白山的余脉,虽然称不上险峻,海拔高度也就是260米左右,但作为沈阳地区第一高峰,地理位置险要,与棋盘山,大洋山相邻,连绵起伏互为倚角,成为南扼3里外的沈、抚公路,西5公里之外的南满铁路虎石台要冲。战略位置十分显赫。把特战连放在这里也彰显出对于即将成立的中国人民军步兵第一团对这里的重视。

曹阳带领大部队继续向山里挺进,他们在距辉山主峰2公里左右一处三面临水一面靠山,登山可望水,山沿水立,水绕山回,山光水色的秀湖边上的彭家湾安营扎寨。他们在将在这儿,对这支队伍进行整编之后成立中国人民军第步兵一团。

曹阳以前曾多次来过这里,他对这里很熟悉,在70年代这片山区曾作为市政府“战时指挥中心”备选地。改革开放后来被开发成很著名的旅游区。但此时这里完全是另一番景色,山林茂密,人烟稀少。在这个以彭姓为主的小村子里,只有11户人家,就这样一个小村子算是比较有规模的村子了。这里环境相当封闭,虽然离沈阳不太远,但村民平时与外界联系并不太多。朴实的村民,对于这支队伍的到来,他们给予了最大的程度的支持,他们一面下湖捕鱼,一面杀猪宰羊,烧水做饭。。。。。。当然这一切都是后勤通信保障组的10几名特战队员辛勤工作换来的。

随队医生杨爱群在入户调查时发现,村子大户彭湖波唯一的孙子躺在炕上,捂着肚子,呻吟不止,疼的大汗淋漓。他了解到,从昨天早上起这个15岁孩子就开始上吐下泻,肚子疼,头痛,四肢乏力,畏寒发热。。。。。。用大烟葫芦给熬了点水和姜糖水喝了也多吐了出来。。。。。。

经他检查,发现这孩子右下腹固定压痛,肠鸣音很弱;体温,38度7;用便携式x光机检查,发现阑尾肿胀,包裹积液。结合病人和家属自述,他诊断这个孩子患有急性阑尾炎。若不治疗会发展为阑尾坏疽及穿孔,并发弥漫性腹膜炎造成死亡。他知道在这个时代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一般老百姓得了急性阑尾炎肯定是致命。按说应该进行手术治疗最好,但现在的条件不允许,他决定先采取非手术治疗,如果不行,等稳定下来之后再进行手术治疗。

于是他告诉彭湖波不要在给孩子在吃任何东西。随后给这个孩子挂上一瓶250ml5%葡萄糖注射液并在里面加入青、链霉素注射液进行静脉输入。当然止痛是非常必要。强烈的疼痛可以增加病人和家属精神上的恐怖,降低病人体内免疫功能,从而减弱病人抗病的能力。因为不了解病人的情况,他没有选择吗啡类的强力止痛药,只是选择了扑热息痛这种药效安全,副作用轻微,不会引起胃部不适的止痛药。

半个来小时,这个孩子病情平稳了下来,体温开始下降,呼呼的睡着了。。。。。。

看到睡熟的孩子,彭湖波这个70多岁的老人,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咚咚咚的给杨爱群磕了三个响头,大呼:“神医,这可让咱怎么感谢你们这个菩萨兵啊!从今后你们要有用得着咱这把老骨头的地方,你们尽管言语一声,咱砸锅卖铁在所不辞。”

“兵民是胜利之本”军爱民,民拥军,军队与民众的紧密团结、相互支持是克敌制胜的最根本保障。能不能建立一支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真心拥戴,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军队,事关能不能在东北站住脚的重要因素。

从后世过去的这些大大小小的忽悠们,把控这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