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之围,进行了十天时间,也最大限度地吸引了郑芝龙军,不仅叛军主力全部进驻,就是逃遁的唐王残余也来到了城中,参加了战斗。更有甚者,郑芝龙邀请了倭国的肥前藩主,派遣兵力增援,还向荷兰在印度尼西亚所谓东印度公司求援。
泉州包围战,进行得有些蹊跷,因为郑军的威胁炮火,官军无法紧紧地包围,只能在城市的三面挖掘壕沟,建立军营,长墙,进行远距离的威胁。
看起来,这样的包围简直形同虚设,反正,泉州城内的郑军,有东面海路的通道,完全可以全天候的进退,这种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或者可以乘船下海的优越地位,任是谁都不会认输,轻易败走的。
郑芝龙曾经在城墙上窥探着官军在远处的军营,得意洋洋地对唐王说:“王爷,京军再强,也畏惧于我军炮火,不敢逼近,如此,我军有何忧虑?泉州安然在握,京军在城外苦苦相持,时间一久,必然撤退!那时,我军从城中出击,追逐敌军,甚至可以反败为胜。”
唐王从福州勉强逃脱,极为悲观,可是,看着城上的一尊尊大炮,城外不敢逼城的官军,也放心了:“其实,如果不是内贼呼应,福州城也可保安然无恙!”
除了防守晋江和安平外,郑芝龙军纠集了十万余人,全部守卫在泉州城内,甚至还计划组建一支部队,从海路出发,在后方登陆,直捣官军的侧翼,突然袭击之。
一句话,叛乱军依托泉州,站稳脚跟。
不仅如此,在龙岩漳州一带,两广桂王的部队,已经各有数千人增援而来,抵达了官军的侧翼,只是因为官军连破鲁王唐王大军,他们心生恐惧,才没有冒失进攻,不过,这种侧击的战略态势,是令人担忧的。
官军的将领之中,颇为担忧,就是普通的官兵,也觉得这样下去,实在没有前途,因此,军心烦乱,出现了种种议论。
张由松每天的工作也不多,就是东转转西看看,关注着部队的情况,关注着泉州城的情况,在计划着合适的进攻时间。
没有足够威力的大炮,进攻的话,又会被敌人的实心大炮轰击,所以,张由松试探了一回,派遣官兵,携带飞雷炮等在夜间进攻城池,结果,泉州叛军相当机警,立刻发现,并且投下了大量的油浸柴草,点燃了作为照明用,然后,用数十门实心大炮轰击,轰的官军只有狼狈不堪地逃回来。
“皇上,要不,我们派遣政工干部们去城边政治攻势?揭露郑芝龙的叛国阴谋,激发广大百姓和普通士兵们的爱国爱君精神。”受到了影响的顾炎武,对政工干部的能耐相当感兴趣,希望他们能再次创造奇迹。
张由松听从了他的建议,反正,政工干部们闲着也是闲着,不如上战场上溜溜吧。能有多大的效用,聊胜于无吧?
政工干部们的努力是卓有成效的,他们在没有大喇叭的年代,鼓足干劲,先是唱歌,然后是虎吼,一各个铆足了铁嘴丫子,拼命向城上鼓吹皇帝的英明伟大,叛军的无耻。
泉州城上,立刻用大炮进行回答,结果,不少政工干部身负重伤。再以后,一见到政工干部走近,叛军的大炮就轰击起来。
这一招,也没有什么效果。
怎样攻城,怎样减少代价,是大家议论纷纷的,这么多的名人智士,对于如何破解敌人的城池,难以确定真正有效的防范,比如,陈子龙建议,以部分兵力攻击泉州的码头,断绝了敌人的退路,黄宗羲说,围城的前提是赶建一支海军舰队,从海上攻击敌人的舰队,因为敌人舰队无比强大,所以,他们必定骄傲,可以用数十艘船只伪装成敌人的舰队,突然袭击,一旦将敌人的海军重创,则敌军必然恐惧。顾炎武说,可以继续采用围城打援的方案,抽调兵力,突然奔袭桂王的部队,或者,在泉州城外建立两座小型的军营,虚张声势,只留五千到八千人,牵制住敌人,然后以主力出击桂王的军队,迅速平定以后,郑芝龙虽然未受损失,得知桂王被灭,必须恐惧,丧失信心,登船逃脱,泉州可不战而胜。
对于参谋智囊们提出的方案,张由松全部采取了赞赏的态度,领导大家对每一个方案都进行了研究,当然,研究是轻率的,志在肯定,表彰大家敢于思想的精神,尽管每一个方案都有可能取胜,他还是决定:“诸位爱卿,朕以为,我军劳师远征,其重点是郑芝龙,如果放掉他,则东南海疆数十年难得安宁。桂王之兵虽然不少,号称三十万,其实稀松平常。朕决定,将我之主力扎在泉州城下,必攻克之为要!”
张由松强调,目前京军的武器装备,以步枪和短程的飞雷炮为部队随机行动携带的最佳兵器,不可能携带射程远的实心大炮,至于开花炮弹等,也一时无法创造,所有的战术核心,都应该从这里出发,去实际训练出具有自己特点的作战方案。
“我军进攻泉州,就是在训练一种有效的攻克坚固城池的方法,郑芝龙连番战败,已经丧失了主动出击的勇气,我军就是打落水狗,怎样打得好,将来,我军面临清军的时候,就能轻车熟路。”
锦衣卫队的消息,从许多地方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