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路,苏桐才算彻底明白,在古代出远门实在是一桩很麻烦的事儿,一路的行程,食宿,琐碎事一大堆,幸亏这还只是在邻县,离得并不远,要是将来去开封那等大城市,还不知道要受多大的罪。
苏桐窝在马车上笑眯眯地跟张氏和胡氏讲故事,她从小在那种世家里长大,装了满肚子的故事,不管是才子佳人还是灵怪志异,随口就来,听得张氏都瞠目结舌,连饭都忘记吃,更别说本性就爱闹的胡氏,这位本来还有点儿晕车,结果自从开始听苏桐随口胡诌,连到了住宿的地方都不耐烦下车。
后来入了迷,更是把张氏的小女儿也抱上车,小丫头才两岁多一点儿,说话还说不利落,却是机灵聪明,玉雪可爱,颇讨人喜欢。
苏桐讲故事的时候,她也瞪大了眼睛倾听,看那模样,竟像是能听懂一般。
张氏看得好笑,忍不住道:“往日里这丫头坐不住,动不动就哭闹,这会儿苏娘子一开口,她到知道安静了,看这小大人似的,妞妞,你听不听得懂?”
“听、懂、好,好。”
小丫头一咧嘴,露出两颗雪白的大牙,口水横流,逗得一车人哄堂大笑。
苏桐这一车热热闹闹的,周知县却一个人孤零零坐在后面那辆车上,发妻和小妾都不搭理他,那种五味杂陈的滋味还真是不可言说。
至少苏桐总觉得,每次打尖吃饭,这老男人看自己的目光说不出的复杂,若非自己是女子,估计他都有脑袋上戴绿帽子的感觉了。
她也不以为意——古代三妻四妾当寻常的老男人,上哪儿不能沾花惹草,再说,后面的车里还带着两个妾呢,无所谓这两个上不上心。
和张氏与胡氏相处的时间久了,她到对这个时代的夫妻关系有了那么一丝丝的惊讶,在她的印象里,古代大宅门里的生活应该都像宅斗小说里写的一般,夫妻斗,妻妾斗,斗起来没完没了,可周知县家明显不是如此。
张氏把大家主母的架势端得很正,当真是贤惠大方,自己为周知县生下一儿一女,还给周知县纳了三房美妾,三个妾里除了胡氏之外,都有孩子,而且都被张氏养在自己身边,养的很好,吃穿用度并不差嫡出的子女什么。
这还没什么,很多大户人家的主母都是如此,更不可思议的是,张氏和胡氏的感情是真好,吃住都在一块儿,看张氏待胡氏的样子,简直不像是对待自己丈夫的小妾,更像是对待自己的女儿。
苏桐是完全无法理解,一个女人到底怎么才能对和自己分享丈夫的女人这般好的。
后来,从偶尔聊天中,苏桐才知道胡氏一开始是周知县和张氏的养女,从三岁一直养到长大,及笄之后就给周知县做了妾。
刚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简直是晴天霹雳,女儿变成小妾,还是个当官的,这是要闹哪般?
苏桐为此纠结了好几日,还拐弯抹角地去问她爹,结果人家苏文成根本没当回事儿,直接说出一大堆例子,有时候大户人家采买头面齐整,看着漂亮干净的小丫头,认了干女儿,就是为了等她长大以后给自己当妾。
听到这些,苏桐的嘴角直抽抽——她是完全无法理解古代的三观。当然,无法理解无所谓,只要明白什么是入乡随俗就够了。
周知县家的妻妾关系不关苏桐的事儿,她与周家搭上关系,本来就只是为了自己父亲。
经过一日颠簸,苏桐他们终于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冷天,到了如皋县城。
如皋县比西溪镇还要小一些,苏家跟着周家的车队走,进城门连下车都不用就长驱而入,结果进城之后,发现满城的缟素,一路走去,有好几户人家都挂着白幡,苏桐便不觉有些惊讶。
进了城,周知县让妻妾儿女回家,自己则去衙门办理交接。
上一任知县要调任,已经等了他好长时候,他既然来了,就不好再让人家多等。
苏文成也带着儿女行礼跟着一个衙役去安置,他既然是周知县的幕僚,住的宅院自然也是周知县给安排好的。
没走多久,马车停下,到了地头,苏文成才发现周知县对他的确很不错,并不是像他一开始想的那般,租赁个小院暂住,或者在周知县安排下人住的地方分一个院子。
这宅子居然是个两进的宅院,地段还极好,就在县衙后面的巷子里,和周知县的住宅仅有一墙之隔,周围邻居更多是体面人家。
苏桐下了车,拉着二郎的手,举目四顾,入目的是平整的青石板大道,院门是朱红色的,并不算怎么高大厚重,院子也非特别豪奢,但和以前的环境相比,却已经是天上地下,此时是冬日,院子里的树丫雪白,尚看不见绿意,但可以想象,到了夏日,此地必然是花团锦簇,美丽的很。
那衙役打开门,领着苏家几人进了院门。
一踏入院子,二郎便好奇地左右张望,眼睛闪亮:“爹,大姐,我们真要住在这里?”
在二郎眼里,眼前的房子他以前连想也没有想过,他能想到的最好的房子,也不过是有一个大院,有七八间大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