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化着春泥爱着花> 第20章爷爷的抗战2筹建省立“建国”小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章爷爷的抗战2筹建省立“建国”小学(1 / 2)

就在笔者成书时刻,2012年10月8日,浙江《丽水日报》刊登了署名刘超的题为《云和瓦窑村的几个标志性建筑拾零》的文章。摘录片段如下:

“瓦窑村在云和县城南面,隔一山一水,相距1公里。1942年,省政府迁移至云和之后,以那里为中心实施了几项利民建设工程,看得见摸得着,从此,瓦窑这个小村庄名声远扬。

省主席黄绍竑在《五十回忆》中载道:“云和作为临时省会,虽然增加当地人民许多的负担,或给他们许多痛苦,但也助长它很多进取。政府在这里建筑了一个水电厂,使这十几平方里以内黑暗的农村放了光明;开办了几所设备相当完备的学校……使附近儿童与人民获得较为丰实的知识……无形中把这里的文化程度至少提高几十年。我们还在这里建筑了一座民族复兴馆,作为将来回杭以后的永久纪念!”

那时我已是十多岁的少年,在瓦窑读过书,后又长期在那里工作,熟悉瓦窑的一草一木,那里沧海桑田的变化情景,至今还清晰地记着。

挖水渠、修水库、造电厂

当时,广大乡村流传着“火笼当棉袄,火篾弯弯倒”的谚语,充分反映了百姓生活穷困潦倒,没有御寒的棉衣,没有照明的灯光,夜晚到处是黑洞洞。就是在县城也只有青油灯、桐油灯和煤油灯,灯光十分微弱。为改善和满足内迁机关和城镇居民的生活需求,省政府决定利用当地水力资源,在瓦窑建造一座低水头水电厂。将浮云溪上游和雾溪小流域的水引来发电,并和农田灌溉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1942年11月,省建设厅水利处开始勘测设计水渠,第二年3月动工挖掘。从村头到沙溪、从隔溪寮到瓦窑一段的主干道,挖掘任务分配到乡,派工开挖,先后投入民工5000多人;从瓦窑至古竹村头一段,组织动员县自卫队、防护团、机关单位和县简易师范师生员工参加义务劳动。县长泮一尘以身作则,头戴箬帽,卷起裤脚,亲临现场掘土挑泥。干支渠砌石块、做坑坝等技术工程,采用招商承包施工。整条渠道长5公里,宽1。5米,深1米,经过村头、沙溪、隔溪寮、河上、瓦窑,一直延伸至古竹等六个村。1943年11月全线竣工,命名为“惠云渠”。

引进的水量有限,不能满足夜晚发电需要,在渠道中又建了两个水库蓄水调节。一个在上游山湾河弄口,一个在电厂附近山坳上,都以夯实粘土为坝,高5米左右,水库有效容量约22000立方米。采用白天蓄水,晚上开闸放水,闸门专人负责管理。

电厂在1943年4月动工建设,由省建设厅设计图纸,县水电厂筹备处负责施工,水轮机系省铁工厂加工生产,发电机和配电盘从美国进口,1台装机容量为40千瓦。厂房系木结构平房,用木板搭建起来作为外墙,屋顶用瓦片盖,实用美观。1944年元旦放水试车,并举行落成典礼。省主席黄绍竑、建设厅长伍廷飏到场剪彩祝贺,参观人群扶老携幼络绎不绝。看到干净、明亮的电灯,个个带着好奇的目光赞不绝口。4月电厂正式投产运行,从此,云和山城及附近农村夜晚灯火辉煌,大放光明。

接着,电厂职工在水库开始养鱼,改善生活。每年春节期间,也有小量鲜鱼供应市场。

河上、瓦窑、古竹、小徐等村农民,利用电厂泄出的水灌溉农田,从此2000多亩农田受益。

水利处还在电厂东面300多米处,搭建起一幢工房,两层6米多高,外墙用木板搭接,占地面积约300多平方米,底层利用电厂尾水造了一座“改良水碓”。它只有碓轮,没有臼,没有又长又粗的碓轴,不用碓头舂,而用皮带带动机器,可以碾米、磨粉、打纸浆。百姓感到很新鲜,常有人去参观访问。

挖水渠、修水库、造电厂,当时云和百姓确实闻所未闻,感到十分新奇。这些工程在浙江也屈指可数,名列前茅,在云和水利事业的发展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造大桥、开马路

当年,从瓦窑、黄水碓、大坪、程宅、温溪等村通往县城,仅有一座横跨浮云溪的上前溪小板桥,桥面只有1米,显得十分狭窄,也很不稳固。耕牛来往要蹚水过溪,行人挑担过桥,摇摇晃晃,提心吊胆,一涨大水小板桥往往被冲走,交通很不方便。

1943年,政府在旧址动工兴建起一座木结构公路桥。用树桩作桥墩,两个桥墩之间架设4根大梁,再铺上10多厘米厚的横木作桥面,全长80余米,宽3米多。1944年竣工,取名为“南门大桥”。

大桥落成,在桥下溪滩上方,搭台举行庆典。学校组织我们青少年前往参加。我亲眼目睹鸣炮剪彩、表演节目的热闹场面。

为了安全通车,不久在桥面上又铺设上两条厚厚的组合板块,每条宽1米左右。大桥建成不但缓解了人流过桥的拥挤,而且还可以通车,方便了瓦窑方向建设物资的运输。

从瓦窑、黄水碓到县城,昔日不但过桥难,行路也难。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坎坷不平。为了方便百姓通行,也便于驻在城南的东南日报社、通志馆、盐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