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过跟着王棣到前厅,分宾主坐下,使女上茶后,便开门见山地说明来意,王棣皱了皱眉道:“实不相瞒,我虽然自幼得名师指点,自己也下过一番苦工,奈何天资有限,经术学问并无多少造诣,你的忙我恐怕帮不了。不过我……我堂弟或许有些见解。”
“哦,敢问你堂弟在哪儿?今日怎么没有看到他?”刘过顺势问道。
王棣支支吾吾地道:“嗯,已经派人去通知了,你少坐。”
刘过和王棣聊了些学问上的事情,过了近半个时辰,才有一个侍婢来请刘过:“二郎有请刘官人。”
刘过心想:这里是王家,王华还有什么原因不能在自家客厅里见外人的,自然是不想让下人看到,结合自己之前的怀疑和畅想说的话,王华的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了。
不知她是以本来面目见我,还是会易容?刘过有几分好奇,跟着那侍婢去见王华。
一路上过曲苑绕回廊、跨石桥穿小亭,越往里走,也就越看出这处别院与普通人家的不同,这里的一石一木,一花一草,一座亭子,一条回廊,不管屋顶上的瓦,砌墙用的砖,还是脚下铺路的石子,都是经过精心雕琢和布置的,既含蓄不张扬,又雍容大气。
“这位姐姐,请问王华兄要在哪里见我?”刘过忍不住问了一句。
那侍婢听到刘过称呼王雨霏王华,不禁嗤的一声笑,随即意识到自己失态,俏脸霎时窘得绯红,用细若蚊丝的声音说:“刘官人切莫着急,马上就到。”
刘过见这侍婢柔美腼腆,大感有趣,尤其是她含羞带怯的模样,别有一番美态,心道:“要是我也有这样一位侍婢就好了。”
大约走了两盏茶的功夫,那侍婢领着刘过到了一处精舍前,对刘过道:“二郎就在里面候着刘官人,请。”
刘过道了声谢,举步走了进去,王华早已在里面等候,刘过见她还是那身奇怪的男子装束,不过仔细看的话,还是能看出些端倪。
王华见刘过今天看自己的眼神有点儿怪异,心下琢磨是不是他看出了什么,面上却不动声色,道:“刘兄特意前来,据说是因为著书遇到了疑问?”
刘过已经能确定她的身份,也不说破,道:“正是遇到了疑难,所以才特意来向王兄请教。”
王华道:“请说。”
刘过从怀里拿出稿纸,那是他经过筛选后决定要写的内容,双手递给王华道:“这是我这几天整理出来的手稿,只是对要写的内容经过个大体的归纳,但是要如何动笔写,一时还摸不着头绪。”
王华翻着刘过的那叠手稿,细细的看着,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她翻书的手上,她的手指修长匀称,白的几乎透明,隐隐可以看到手臂上细细的血管脉络。
王华注意到刘过在观察她的手,不动声色地将手缩回了衣袖,只露出几节指尖在外面。刘过有些尴尬地收回目光,却又忍不住在她胸前停留了一霎,然后才移向别处。
过了小半个时辰,王华才把那些书稿看完,她将书稿合上,蹙着眉道:“要如何整合,我一时也没有头绪,不过我可以给你提供一个思路。”
刘过连忙坐直身子,道:“愿闻其详。”
王华缓缓道:“天下学术纷纷,派别众多,但是追根溯源,无非道、儒、释三家,释追求出世,我们切不去管它,道儒两家,各有观点,现在有二教合一的倾向,但又以儒家为尊,你不妨以儒家为纲,兼采诸家,将你的这些理论化用其中。”
刘过皱眉道:“但是我这许多观点,明显不符合儒家的观念啊?”
王华哂然一笑道:“著书立说,原本就是扬弃的过程,你还真想把你那些离经叛道的观点都写出来啊。天下学术,何止千家,合于道者用之,不合于道者弃之,若非如此,又何须纲常伦理?”
刘过被她数落一顿,郁闷地撇了撇嘴,心道:“你还真有爱教训人的毛病啊,难怪嫁不出去。”
不过王华的话,却提醒了他,不管怎么说,对这个时代来说,儒家还是相适应于这个社会的,有其先进的一面,我只要往儒家学说中,注入一股新的活水,让它不至于停滞不前,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牢笼,而能与时俱进,未尝不能和统治后世的西方学术一较短长,其实在明末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等人的思想已经包含有近代思想的内容,只是清军入关,生生打断了这一进程。我现在将儒家理论发展的这个进程给提前也就是了。
当然刘过也知道,自己的优势是有比同时代人多了近一千年的积淀,但是若说传统文化的造诣,自己不如王华远甚。他心中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我有来自后世的先进理念,王华对经史子集、诸子百家精通,我们为何不合作,合著一本划时代的巨著?
刘过心头砰砰砰地跳,抬头看着王华,眼神之热切,吓了王雨霏一跳,心道:这小子咋回事,不会是知道了我的身份,对我产生了爱慕之情吧?
想到这里,王华小心脏也是砰砰砰地跳,警惕地睇着刘过道:“你要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