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毅发现了一件难以置信的事情,能让他这个后世来的人都十分吃惊的事。
不是由于它的先进,而是它的落后。
但是,却在大宋绍兴二十七年的这一天,真实的呈现在秦毅的面前。
绍兴,不是后世南方的某个地名,而是年号,南宋高宗赵构的第二个年号。
不过,南宋这个词,是后世之人对这个时间段的称呼,就现在而言,仍是大宋之称。
但是让秦毅诧异的,不是现在叫什么的问题,亦或者历史上这一天,有什么极为特殊的事情发生。
秦毅不知道历史上这一天有什么事情发生,当然也屁点不在乎有什么事情发生。
吃惊的是,此刻发生的事情。
第二天,天亮后,秦毅才发现,在当然的那个山洞下,错错落落的布置着十几座竹楼。
而此刻,在竹楼前的那片空地上,架着将近二十口大灶台,上面放着的陶锅里正冒着浓浓的蒸汽。
没有干透的柴禾烧出来的浓烟和锅里烧出的白色蒸汽互相夹在在一起,烟雾缭绕。
同时,不断的有人提着一桶桶的海水,倒进那些烧开了的陶锅里。
秦毅看到了狗儿此刻正蹲在一个灶台旁,往里面加柴禾,潮湿的柴禾烧不起来,只是冒出浓重的黑烟,将他还稚嫩的小脸熏得黑不拉几的,熏下来的眼泪在脸上留下一道道的痕迹。
好不容易等柴禾里面的湿气熏烤干了,灶台里才轰的一下冒出火红的焰苗,狗儿脸色一喜。
等水温升高后,举着一个细长的棍子,站在一块石头上,慢慢的搅动着锅里的水。白色的水汽顿时扑了他一头一脸。
秦毅明白了狗儿身上的白色污渍是什么东西了。
是盐!
没错!他们在煮盐。
《管子》中曾记载:“暮春之初,北海之民即煮海为盐。”《史记》也载:“太公至国,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
用盘为煎,用锅为煮,史称煮海为盐!
这就是传承了几千年海盐制作之法。
秦毅看着眼前忙碌的几十个人,每个人不停的忙碌着自己的事情。
一道道的工序在炎热的天气下进行。
这就是最原始的海盐的制作之法。
这就是沿海那些亭户的生活。
他们提供半个大宋的食盐需求,但是却连基本的生活都不能保证,最后竟然逃不脱沦落为逃户的命运。
秦毅挽起袖子,从狗儿的手里接过木棍,用力的在瓷锅里搅动,这样既能快速的受热,还能加速海水蒸发。
锅里的水不多了,秦毅提起水桶,又再里面加满水,锅里依旧是清澈的水,知道现在还不是海盐结晶的时候,如果不加税,容易把锅烧裂开。这样的工序还要好多遍,才能是里面盐的浓度打到结晶的程度。
狗儿一边加柴,一边惊异的问道:“秦哥儿,你也会制盐啊?难道你也是亭户?”
“当然会,这有什么难的。”
秦毅也不多说,催促狗儿把火烧大,不断搅动的锅里的海水,一旦水量下降,马上填满。
直到过去了差不多两个时辰,锅里的海水才开始渐渐的变浑浊,直到锅边起了一层薄薄的白色晶粒时,秦毅不再加水。并让狗儿把火弄小点,加速用木棍搅拌。
后来秦毅嫌慢,干脆找了一个葫芦做成的瓢,将锅里的海水舀起来,举高点后,再慢慢的倒回锅里。
这样一来,顿时白气翻倍的升腾。锅里的水也快速的减少。狗儿从没见过这样的煮盐方法,不过看到锅底白色的晶粒快速的增多,也帮忙用木棍搅拌。
大约又过了半个时辰,锅里的水终于干了,锅底已经厚厚的一层盐粒。狗儿将灶台里的火扑灭,只留着些许的火星子炙烤着里面的水分。
秦毅趴在灶台上,用一把狗儿找来的竹片子不停的翻炒,直到里面的水分完全消失,才将里面的盐盛装到罐子里。
仅有小小的一罐子。
秦毅估计了一下煮出的盐,这么大的一口锅,多半天的时间竟然制出一斤多点盐。这还是他和狗儿两个人不停的搅拌,加速蒸发才做出来的。
看来平时正常的产量,一口锅一天正常的产量最多二斤盐。
在狗儿将晾凉的盐装进一个袋子后,墩子提着水重新将那口瓷锅填满,并将灶台里的火重新烧起来。
“墩子叔,你们亭户就是这么制盐的?”
墩子放下水桶,擦了擦汗水后,道:“就是这个样子啊。没想到你小子竟然也会制盐。莫非以前见过?”
秦毅没法跟他说这只不过是简单蒸发结晶提纯。比这难得我都知道。
“以前曾见过一次。墩子叔,这制盐法产出太低了吧。一天也最多也就是二斤盐。”秦毅不愿在这个话题上过多透露,话锋一转问道。
“这还低?秦小子,二斤盐啊,也只有咱们这些祖祖辈辈制盐之人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