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天伦乐宝玉呈才藻
不知道大家想过死亡没有?人这一辈子,到底能活多久呢?如果我们乐观一点,每个人都活一百岁,也不过就是一千二百个月。如果还觉得时间很长,那么,就画一千二百个格子,每过一个月,就划掉一个格子。如何?这样是不是更能感受到生命从出生开始,就一刻不停地朝着死亡的终点飞奔?
既然一辈子这么短,那该如何去生活,或者如何去生存呢?抱歉,我既没这个资格,也没这个能力,去当大家的人生导师。我只是让大家能感知到,时间流逝的速度。我有这么一个观点,只要在经济能力许可的情况下,能用钱解决的事情,绝对不花时间。很多人为了所谓的免费,花掉大把的时间。算算吧,你们花掉的,都是比钱还珍贵的时间。如果把这些时间,或者用在做一顿美食,或者与朋友愉快地聊天,或者陪伴家人度过欢乐的时光,都是异常珍贵的记忆。
说的直白一点,我所思考的,就是拿多少时间,去进行物质的交换,是最“划算”的。每个人心里的标准不一样,这个划算的概念,也就有很大的差异。有人说,“宁愿坐在奔驰里哭,也不要坐在自行车上笑”,我不去评价谁对谁错,这也是各自对时间价值的认同有差异而已。
我们开着十来万上下的家用车的,天天柴米油盐酱醋茶,常常羡慕开豪车的人,总是心向往之。非官方消息,据说很多开百万左右豪车的生意人,都是贷款买的,为啥?倒不是他们自身好面子,而是为了公司充门面,展示经济实力。想想,一位开豪车的老板,会为了几万十几万捉襟见肘么?当然,他们说不定背负了一身的贷款,压得透不过气来。他们说,羡慕那种开着小车的工薪一族,没啥经济负担。当然,估计让他们重回工薪族,一样也是不愿意,说说而已,不要当真。
写到这里,我要让大家知道,我绝不是在写鸡汤文,而是要表达,各有各的难处,各有各的好处。开豪车的人,背负压力后,感觉骑虎难下,只有继续前进,偶尔回想一下工薪族的日子,觉得很惬意。而开家用车的,说不定也听闻其中的难处,但是没体会过骑虎的滋味,说不定让他骑恐龙都要硬上呢。
那种功成名就,且全身而退的人,才是真正大智慧的人。历史上,数来数去,也数不出几个来。而这一回里面,贾家,以及他们背后的靠山皇妃贾元春,看似风光,实则奇虎难下。因为依靠他们的势力,延展出去的势力,都不允许他们退出这名利场。所以,有句话说的对: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闲话少说,书归正传。
话说省亲别院落成,鸟雀、仙鹤、鹿、兔、鸡、鹅等等等等该采买的也采买停当,贾母也亲自视察了一番,贾政就上书,恭请娘娘大驾光临。注意这些圈养的宠物,仙鹤、鹿都在其中,这些精贵的物种,圈养起来,也是不菲的开销,不是大富大贵,玩不起这些。
本子上奏以后,奉旨下了,说:“于明年正月十五日上元之日贵妃省亲。”也就是过年元宵节那天回来。别以为到了那天,贵妃就登门造访了,皇家的人出去一趟,要全方位考虑周全。正月初八,就有太监来,把一切路线,从哪里进出,在哪里吃饭,道路哪里封锁,都规划得仔仔细细。
从初八一直忙到了正月十四,这一个年,贾府上上下下都没过踏实。皇家扰官,官家扰民啊。确实到十四这天,大家都忙了一个通宵,皇妃回来,当然不敢有任何差池。这可不比嫁出去的女儿回趟娘家那么简单。
大家都知道,曹雪芹家族,是接驾过康熙皇帝的,所以,接下来的描写,应该是取材于对当年,口口相传的当年接驾场景的描述。
到了十五这天,天还不亮,贾母穿上了官服,率领一干人等恭迎贵妃。贾母这么早起来,估计是对皇家威严的惧怕,也是对孙女的想念吧。太监来传话,说还有一些时间才到呢,贾母才被王熙凤劝进屋里休息。由凤姐这些比较年轻的女眷,进行照料。可以看到,虽然各自回房,但是整个贾府忙碌的感觉,是一直保持的。
接下来一段,允许我原文照搬,大家不要觉得无趣,我们这一辈子,估计都没机会看到这样的场景,被曹雪芹这么仔细地描绘出来,也当增长一下见识。
忽听外面马跑之声不一,有十来个太监,喘吁吁跑来拍手儿。这些太监都会意,知道是来了,各按方向站立。贾赦领合族子弟在西街门外,贾母领合族女眷在大门外迎接,半日静悄悄的。忽见两个太监骑马缓缓而来,至西街门下了马,将马赶出围幕之外,便面西站立;半日又是一对,亦是如此。少时便来了十来对,方闻隐隐鼓乐之声。一对对凤翣龙旌,雉羽宫扇,又有销金提炉,焚着御香,然后一把曲柄七凤金黄伞过来,便是冠袍带履,又有执事太监捧着香巾、绣帕、漱盂、拂尘等物。一队队过完,后面方是八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顶鹅黄绣凤銮舆,缓缓行来。贾母等连忙跪下。早有太监过来,扶起贾母等来,将那銮舆抬入大门往东一所院落门前,有太监跪请下舆更衣。于是入门,太监散去,只有昭容、彩嫔等引着元春下舆。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