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晚唐逆流> 第126章 刘知俊遇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6章 刘知俊遇险(1 / 2)

生活在黄河两岸的人们,应该对凌汛并不陌生。每到冬季,村村镇镇都会组织防凌小组,沿河排查凌汛险情。如果发现哪个河段冰凌大面积堆积了,就要发出预警,采取措施。以防冰凌阻塞河道抬高水位,造成决堤。必要的时候,还会出动地方驻军,对冰凌实施爆破,在冰凌还没成气候的时候,就将其炸碎。

郭言眼睁睁看着大片大片坚实的冰层,竟然在几轮石弹的砸击之下,就分崩离析了。他认为这就是法术。

小将邓季筠却勤学好问,特意跑到赵东阳身边:“将军,冰层究竟是怎么碎的?”

赵东阳笑笑说:“这涉及到复杂的几何原理,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以后有时间我教给你。”

邓季筠没听懂,不知道赵东阳到底要教给他几个原理,但只要教他就好。于是一个劲的称谢。

望着河面上渐成气候的一大片浮冰,赵东阳心中感叹,真是什么知识都不白学。没想到自己当兵时参与防凌爆破,学到的一些放炮眼的知识,竟然也派上了大用场。

此时,下游四五里处,一只船队正紧贴着黄河东岸自南向北行驶。这是一只长途跋涉,不远千里从徐州来的粮队。带队的是一员小将,年方二十,姓刘名知俊,字希贤。虽然年纪不大,但因其姿貌雄杰,倜傥有勇力,很受感化军节度使时溥的器重,被提拔为致果校尉,负责押运粮草。

战争虽然已经打了两年,这却是徐州运往关中的第一批粮草。

时溥根本就没想趟关中这滩浑水。他的发家史,就是从拒绝前往关中开始的。去年八月,时溥还只是感化军的一个牙将。时任感化军节度使的支详,响应郑畋的号召,派兵赴关中助战,当时派的就是时溥。没想到时溥出徐州没走多远,就杀了一个回马枪,将支详赶下了台。他自己就摇身一变,自称感化军留后。

此时的大唐朝廷已经沦为了一家“官方认证机构”,仅仅还能行使任命权。但却也将这最后的一丁点权利用到了极致。去年十二月,也就是时溥兵变四个月后,他终于等到了朝廷的“官方认证”,从留后使转正为节度使。但他还没高兴几天,就又接到了一封委任书,新上任的大都统王铎,竟然任命他为催遣纲运租赋防遏使。

时溥不禁咒骂王铎这个老狐狸。啥叫催遣纲运租赋防遏使?说白了就是一个督粮官。负责往关中运送粮饷,支援前线作战的。名字虽然好听,听起来也像是一个肥差。但是关东这么多个藩镇,有谁会将粮草交给时溥督运?根本不可能嘛。所以这个任命,实质上就是在向时溥要粮。

而时溥还不得不给。朝廷刚刚将你转正,这么大的恩宠,管你要点粮食也不行吗?不给真说不过去。于是他含着泪,出了三千石稻米,派亲信刘知俊亲自押运,运往关中。

刘知俊年纪轻轻,没有太多走船的经验,又是第一次走这条水路。故而处处小心谨慎。将航速控制得很低。生怕走快了出什么差池。

没想到他们刚拐过风陵渡,就见到前方河面上出现了大面积的浮冰。

浮冰不是冰山,也不是礁石,其实对这种大型漕船并没有太大的威胁。真正的麻烦是浮冰会阻塞河道,让漕船难以通行。若是老走船的,此时应该会将船队一字排开,奋力前行,冲出浮冰区。但刘知俊却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抛锚。

三十艘漕船紧靠着黄河东岸,抛下了铁锚。刘知俊本意是想等浮冰过去了再上路,没想到这些静止不动的漕船,竟然加剧了河面的阻塞。原本就已通行不畅的河道,被大船一挡,浮冰更难通过了。大块的冰凌挤在一起,发出巨大的咯吱声,充塞了漕船与河岸之间,漕船与漕船之间。等刘知俊发现形势不妙时,已经为时晚矣。锚链禁不住越积越多的冰凌,终于崩断,三十只漕船大部分都与浮冰冻在一起,失去了控制。船上的人只能听天由命。

徐州的漕船在河面上漂浮了足足半个时辰,终于停止不动。刘知俊登上甲板往外一看,叫苦不迭,原来他们竟然被浮冰裹挟着,从黄河东岸给冲到了西岸,现在已经搁浅在冰滩上了。更糟糕的是,岸上竟然还有一支骑兵,正在迅速接近。

赵东阳制造了一场凌汛,本意不过是想阻断唐军的粮食运输。没想到搂草打兔子,竟发现不少受到冰凌冲击,搁浅到了西岸的漕船。当然东岸搁浅的更多,但那些不是赵东阳能够得着的了。

这些漕船上面大多数都是水手,只有少量战兵,孤零零搁浅在了敌境,根本就没人抵抗,见到赵东阳的大军赶到,无不束手就擒。船上的粮食,也就都成了齐军的战利品。

赵东阳正在指挥投降的水手们往下卸粮,忽然邓季筠急三火四的来报,说下游不远处,竟然有一整只船队被浮冰冲上了河岸,多达二三十艘。

赵东阳喜出望外。此前都是三三两两的漕船遇险。没想到竟还有条大鱼。他赶紧集合手下,向邓季筠说的地方赶去。他判断这可能是一只完整的船队,指挥系统应该还在,未必会束手就擒,故而提醒手下,注意做好战斗准备。

副将郭言说:“他们要敢负隅顽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