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一者,何人也?
太一,纯属本人的突发奇想,太一本不姓太,而姓妫,公元前3000年给他赐姓的时候他才10岁。直到有一天,姜公跟我说,发现了一个十分机灵的孩子,手脚麻利,会生火,会打猎,会捕鱼,会制兽皮衣。于是我命他将太一带来,一段时间的观察后,我确定这是个智力发育水平很高的原始人。
现代人的智商一般在100左右,而这群原始人据我观察大概在80-90的范围,放在现代属于智商偏低。但这个太一是个另类,尽管我不会什么智力测验,但通过观察他学习部落日常劳动的能力,可以肯定至少是个100的正常人。
因此,我这些年将太一分别置于姜公、轩辕、陈渔、妫虎等人的亲信队伍中,早就做了重点培养,最后又将他名字改为太一。
当然,我没想到他日后居然还是一个种植小麦的天才。
公元前2993年九月,太一当上新任族长之后的第五个月,华夏文明第二项科技种植小麦研究完成了。
我再次腾飞于空中,将小麦的知识书写在圣旨上,通过漫天的蓝金之雨灌输给每个族人。
不同的是,这次还附赠了一袋小麦种子。
有了种子,有技术,就要开始大干特干了。
一个民族最重要的两个远古科技,一个是种植小麦玉米水稻,一个是驯化牛和马。
当年200个人的西班牙人之所以能横扫8万印加帝国大军,就是因为南美的原住民们不会驯养动物,因此科技停滞了上千年。
现在小麦种子已经就在眼前,驯化技术也将紧接着茅草木屋建造技术之后进行研发,印加帝国的悲剧华夏文明可不会再碰上。
想要大干特干种小麦,就必须要有地。
嗯,我们部落周围到处都是地,除了高原与丘陵没有,其他的地形应有尽有,不管是在稍微干旱的土地种,还是沿河肥沃的土地上种,都没有问题。
不过我们现在是石器时代,没有铁铲,没有锄头,所以我们只能,烧!
在这个暂时还不需要与敌人争夺土地的时代,土地不是打来的,而是烧来的。
姚木带人烧西边的森林,轩辕氏带人烧南边的沿河地带,烧了三四天,烧出了一大片平地来。
接着又让太一带着两百多个族人在烧完的土地上除去灰烬杂物,继而稍微担水灌溉下。
木桶也随着小麦种植科技的研发而出现了,不过是木制的,没有钉子,会漏水的那种。
小麦,一种能适应多种气候与湿度的农作物,人类最早培育种植的作物之一,拥有不错的产量,最重要的是收成稳定。
我计划开发出一片足够养活四千人的小麦田,不仅应对部落快速的人口增长,而且还要将这几年的小麦收成储藏在部落粮仓里,以备不时之需。虽然粮仓科技还未研发出来,现在所说的粮仓不过是简单的堆积在一起,很容易受潮和遭到老鼠的侵害,不过部落已经有了2100人口,尽管世界规则要求12岁以上的子民才能为科技研发做贡献,几年之后等到孩子们都长大了,达到1,000,000科研值就不再需要以前的4年时间,大概只需要18个月就能完成一项科技,粮仓也好,圈养也好,不过几年的功夫族人们就都能学会。
养活四千人的小麦田需要多大面积呢?
现代小麦亩产1000斤左右,在这个时代考虑到种植技术与种子的差异,我保守估计亩产500斤左右,而四千人一年大概需要280万斤粮食,小麦是一年一熟的农作物,也就是需要5600亩,大概4平方千米,即长宽各2000米的土地,这是一片在族人们看来超乎想象的超大面积土地。
我的族人无法理解这么大一片土地居然什么都不做就只是种小麦,也无法理解这片巨大的平地上到底会产出何等规模的美味食物,但是他们现在还是老老实实地执行我让他们运用起脑海里的知识在这里辛勤地种小麦的命令。
这几天,我绞尽脑汁地计算后发现,我的部落目前的劳动力不够!
年轻女人主要负责生娃,男人才是进行劳动的主力,我们部落现在有多少可劳动的男人呢?据太一昨天给我的数字,是420余人,世界规则居然不阻拦我教太一从1数到999,总之现在是420个男人加几十个女人养2100人。
如果不种小麦,那么我的族人辛苦点是可以完成每日的劳动量的,但是现在光种植小麦就要太一领着80个人从早到晚,而劳动人数的缺口现在达到了60个人。
狩猎、捕鱼与伐木,这三项是不能砍的,唯有从圈羊和圈野牛砍了。
“妹子,你说砍哪个好?”
“都砍了呗。”女娲嘟嘟嘴说道。
“为什么要都砍了?”
“你不是准备接下来研究完造屋子就研究驯养嘛,等驯养完了再养牛羊不是更好吗,现在圈着牛羊虽然可以给妇女提供稳定的高蛋白肉类,但也占据了太多的劳动力,单就粮食产量当然还是明年夏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