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靠着山城的沣水镇,因为靠着地势的原因,成为了一个轻工业聚集的重镇。
八月末,骄阳似火,一辆从山城开往沣水的客车停在了第二人民医院的对面。
“好了,下车啊”,乘务员打开车门,吆喝着大家赶紧下车。
李扬拉着一个大箱子,背着一个背包,从车上走了下来。
小镇的街道,笼罩着一层灰尘,过往的行人和车辆络绎不绝。
“终于还是回来了”,李扬露出一丝笑意,还是老家的感觉好,尽管并不发达,尽管依然破败。
医院的门口,停着许许多多的摩托车,一直都这样。
“师父,李家村走吗?”李扬拉着行李,走过去问道。
“五块钱”,师傅四十岁的样子,顶着稀疏的头发,脖子上系着一根毛巾,衣服看上去有些脏。
李扬没说什么,点点头,答应了。
见到李扬答应,师傅赶紧下车将行李用带子绑好,然后开车朝着李家村的方向驶去。
从小镇到李家村,并没有客车,只能是坐摩托车。
路上,师傅还算是随和,一看李扬这样子就是从外面回来的,开始和他说起了家乡这几年的变化。
其实李扬不过是两年没回来而已。
不过每次回来都是三四天,匆匆忙忙。
算起来,从他毕业到现在的四年时间里,他一共回来了三次,在家里面的时间没有超过八天。
下了省道,进李家村还有一段乡村公路,这几年国家政策好,给打成了水泥路,不过也只有一半。
摩托车碾在石子路上,发出嘎嘣的清脆响声。
半个小时后,李扬终于是站在了村子的入口。
李家村,这个在十里八乡都很有名气的村子,可以说是整个沣水镇最大的一个村。
全村一百六十九户,共有人口七百八十九口,最重要的是,全村有超过六成的人都姓李,据说三代往上,这个村子里的人都是一个大家族的。
李家村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分别称为上李村,下李村,和中间的李家村。
因为李家村的建筑结构比较紧密,村子上下隔得并不远,所以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沣水第一村。
李扬的家就在李家村的村口边上,算是入村的第一家。
从老一辈传下来的土地来看,他们家也是整个村子里面最大的,这个和李扬的爷爷那些年的经历有关。
不过到了现在,李扬他们在村子里的屋子算是最差的。
两间土房,最上面是两间砖房,前中右三个小院子。
在如今这个时候,村子里的年轻人,或者有些劳动力的人都出去打工了,家里的老房子都翻新了,大部分都是两三层,三四层的新房,红砖绿瓦,粉刷一新,只有他们家,依然是保持着原滋原味的样子。
并不是他们不愿意翻新,而是后人已经在镇上有了房子,没必要在这里花钱。
“哎呀,李扬回来啦”,一个扛着锄头的妇女正要出去做农活,看到李扬,一脸诧异的喊道。
很快,李扬回来的消息全村都知道了。
这个时候并不是春节,李扬回来就有些显得奇怪了。
晚上,一大家人热热闹闹的吃了顿饭。
李扬的爷爷奶奶虽然已经八十多岁了,但是身体还很硬朗。
大伯一家人都在外打工,只有春节才会回来,李扬的父亲排行第三,上面一个姐姐,下面一个妹妹,其中只有小姑在沣水镇。
一大家人没什么大本事,都是过点平平淡淡的日子。
李扬的父亲李建军是个包工头,前几年行情好,本以为可以赚点钱,结果刚投进去十几万,全都亏了,到现在家里面都还欠着不少钱。
好在手里还有点工程,做完了这些钱也能还上,一家人倒是不着急。
“什么,你辞职了?”晚上,李扬坐在老家的床上,对面是父母。
“为什么不做了啊,做得好好的,那你回来你能做什么?”母亲刘英蓉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吃苦耐劳,一辈子的重心就是家庭。
“就是做不下去了,至于回来做什么,还没想好”,李扬不想和父母不愉快,尽量的缓和。
“那赵敏呢?你回来的事情她知道吗?”母亲问道。
赵敏是李杨的女朋友,这个李杨的父母都知道。
李杨没有说话,实际上他这次回来,就是因为赵敏。
李父抽着烟,没有说话。
母亲似乎是想明白了些什么,没有再问了。
三人之间有些沉默,似乎是不知道说些什么。
“你考虑清楚了吗?”李父问道
李扬点点头,“如果没有考虑清楚,我就不会回来了”。
“行吧,既然回来了,那就先休息一段时间,至于做什么,你自己想清楚吧,你已经二十六了,马上也是二十七的人了,不管做什么,你自己去承担,我和你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