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水质。
但通过这些年的实验,面对庞大的污染源和几乎完全失去了自我净化能力的滇池来说,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滇池的平均水深仅有五米,最深处仅有八米,草海的深度只有一米。
由于水域宽,水位浅,加上水体严重的富营养化,阳光的能量几乎被水体表面所吸收,造成水体表面温度升高,水分大量蒸发。
而其上流的补充水源,很明显无法达到水体自然补泄的平衡。
所以,滇池的水域面积一减再减,现在的水域面积还不到三百平方公里,与唐宋时期相比缩小近三成。
为了达到水体自然补泄、让其恢复自我净化的目的,只有增加水体深度,增强水体透明度。
同样的一杯水,倒在碗里和盘子里,其蒸发速度是不一样的,因为水的蒸发速度是其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来决定。
滇池的水量是一定的,为了减少水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增加滇池水的深度。
而增强水体透明度的目的是让阳光的能量覆盖的范围更深。
同样的热量,只加热水的表面和加热一米多的水体,其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因为温度越低,水分蒸发的速度就越慢。
但是,面对滇池这样一个庞大的水体,想要在短期内增加其透明度,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减少滇池水体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就是唯一可行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