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魏民生把小宝、王管家、王武顺和李严等人召集到自己的四合院内,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了他们。『,..
李严听后说:“主公,如果您准备扩大山庄的影响力,凭着粮食等资源,在其它城池到也可以立足。但在与其他国家的王公贵族打交道的时候,华夏山庄的名头就感觉没有什么威慑力。
某以为,为了我们外出行事更加方便,避免一些势力随意打我们山庄的主意,减少一些麻烦,不如先立国。”
“立国?”王管家说:“李大人,我们山庄目前这几千人就想立国,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啊?”
李严说:“管家,咱们山庄目前虽小,但凭着山庄的两道山门,就胜过所有的雄关要隘,加上主公安置在上面的那些东西,李严还不知道这个世上有哪个国家的兵马有攻入山庄的能力。
山庄自保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就没有什么后顾之忧,只要主公出马,祭出那飞天‘神器’和‘神火’,任何国家都能够如入无人之境,立威是很简单的事。
况且,我们立国的目的只是为了取得与其它国家对话的平等地位,在处理一些冲突的时候,国家的份量远比山庄的分量重得多,更利于问题的解决。”
魏民生听了李严的这个提议,也有些心动,主要是魏民生觉得,随着山庄人口数量的增加,一些问题也会逐步凸显出来,如果没有与之相应的部门来处理,全部由自己去协调的话,那还不得把人烦死。
李严说得不错,虽然自己有横扫千军的能力,但别人不一定知道啊,谁会相信一个山庄拥有敢与国家军队叫板的实力,所以用国家的身份去处理一些国家之间的问题会更加方便,避免被别人看不起。
而且有了国家的身份后,山庄对人口的吸引力会更强,也有利于山庄地盘的扩张。
只是这样一来,魏民生必须给这个新兴国家选择一个合适的政治、经济制度,并确定好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东西,会对国家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政经制度就相当于一栋大楼的地基,地基打得好,楼才建得高。如果地基没打好,楼建得再高,都可能存在倒塌的风险,所以必须得慎重。
想到这里,魏民生对大家说:“李严的话也有些道理,我们山庄经过这一年的发展,大家的生活水平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人口数量一直制约着我们很多工作的开展。
水田没有开垦出来,不利于明年水稻的种植,小麦的种植规模也太小,养猪场还有很多设施空置,养鸡场和黑山羊的饲养数量也要增加,蔬菜生产的规模还要进一步扩大,但这些事都缺乏足够的人来干。
在山庄目前能够影响的范围内,几乎已经没有了更多的人口来源,如果想要进一步发展,扩张的时候不可避免地和长江下游的夷陵郡、上游的巴东郡产生交集。
而在我的规划中,更倾向于向长江下游发展,在进入夷陵郡之后,就会与荆州产生交集。
荆州历来就是三国必争之地,以一个山庄的名头来处理与其他国家的一些事务的确不太合适,所以立国的事很有必要。
建国的事我需要做一个比较详细的规划,以及相关物资的准备,就算是要进行建国大典也要选一个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不是?所以此事只能先缓一缓。
根据小宝登记的相关信息,目前我们山庄的所有人口也不过五千多人,建立国家也确实有些勉强,所以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在夷陵郡大量地吸引人口以及用粮食等物资兑换金银珠宝或珍贵药材,以扩大山庄的影响力。
只有这样,山庄才能够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为了确保这些工作的顺利开展,不知李严有什么想法。”
李严本来只是想要一个国家的名头,便于出去与其他国家的各级官员打交道,真要建国的话,不说别的,就是国家机器的各个部门的建立都需要大量的人员,这可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
不过听了魏民生的话,李严发觉魏民生似乎已经把这事当真了,甚至已经决定做相关方面的准备,这点就有些出乎李严的意料了。
还好,魏民生并没有被建国的事所冲昏头脑,很快抓住了山庄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让李严说说如何去夷陵打开局面。
看着魏民生那云淡风清的样子,李严的心里更加确定了魏民生的非凡来历,你看,这才是神仙该有的样子嘛,建国这么大的事,就没有说做不做得到,只是说要先做一个规划、准备一下物资、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这些好像都不是什么重要的事吧。
既然主公已经有了打算和安排,那么自己按照主公的安排去做就是,到夷陵去打开局面,只要山庄和主公愿意做自己的后盾,那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是有些情况必须事先交待清楚,让主公有个心理准备,到时好及时应对一些问题。
思考再三,李严对魏民生说:“主公,目前那夷陵郡守将为孙桓,是吴王的侄子,手下拥兵五千余人,战船上百艘,将士骁勇善战,是吴国镇守西北方的精锐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