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春风吹绿玉门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973年暑假,我整天忧虑,找一件什么事情谋生?临近开学,父亲难得一笑,对家人说:“今年村小学一年级招生,计划招一百人,现在已有120人报名。报名超过130人,就分三个班。开三个班就需要一个老师,校长与分管学校的副书记,同意我家宏大去当民办老师。”全家人听到这个消息,都很高兴!我母亲忧虑说:“有这么好的事情?那些贫雇农、土改根子,打破老壳,都会争着让自己的子弟去!”我对母亲说:“真需要一个民办老师?我去的希望比较大!有三个理由。一是我在初中的时候,道德品质、学习成绩都很不错,村里也知道;二是这几年,老师批臭了,是臭老九,很多人瞧不起老师,何况是民办老师!三是那些高中毕业生,或者说成绩好的初中毕业生,他们都等着招工、招干,不屑于当民办老师!那些学习成绩很差的初中毕业生,即使想去,学校也不会同意。”我母亲听了笑着说:“要是这样,我们家也许开始转运了!”
九月一日,开学那天,学校校长派老师通知我,让我同他一起到学校报到。我到学校见了校长,校长让教导主任把教材交给我,并带我去教室上课。于是,我开始了五年的民办教师生涯。学校校长是外地人,姓汪,大名虚礼,四十几岁。是根正苗红或叫又红又专,贫农出身,共产党员,老牌中师生,是治校的行家里手。
学校生活极其有规律。春季早晨六点起床;秋季,早晨七点起床。起床后是十五分钟的早锻炼时间,主要是做广播体操。雷打不动。晴天,在操场上做操;雨天,在学校走廊上做操。之后是早办公时间,一个小时。上午,上半天课;下午,办两个小时的公;晚上,也办公两个小时。一个学期,两次老师民主生活会。分别在期中、期末考试结束后。六个早办公,星期一是老师例会,安排一周工作;星期二、星期四是政治学习;其余,是业务学习或批改作业的时间。五个下午(星期六下午离校),星期二,老师下村走访;星期四,园地劳动。我们学校,有几亩山坡地,一部分顾蔬菜,一部分种植小麦、芝麻等经济作物。蔬菜,比周围村民的菜都顾得好,基本上做到自给。小麦、芝麻长势也不比周围村民的差,每年还能分几十斤麦子,几斤麻油。有纪律、有秩序的校园生活,使我养成了守规矩的习惯!直到现在,起床、就寝、进餐,我都保持一定的生活规律。
校园生活也十分有趣。校长是一个十分有生活情趣、十分注意养生的文化人。那时,生活贫穷。市面上很少有鱼、肉、家禽及禽蛋之类的副食品供应。老师的生活也十分清苦。为了改善老师生活,校长用心良苦。
夏季的一天,校长叫上我,并让我找了两位年轻的老师,让我们跟在他的后面。一路上,校长手里夹着个公文包,低着头,一声不吭!我们跟在校长后面,自然也一声不吭!谁都不知道校长要带我们去干什么?来到偏僻的小溪边,我明白了校长的意思,立即跳进小溪里,两手伴着小溪岸边,在水里摸。一会儿,摸到一条半斤重的鲫鱼,甩到校长身边。其余的两位仁兄,这时才明白过来,他们也先后跳进小溪里,如我一般。那时,农业学大寨抓得紧,农民不敢下河捕鱼。不但河里的鱼多,小溪里的鱼虾也多。校长知道我在长流河边长大,摸鱼的手艺也不差。所谓摸鱼,就是什么工具也不用,就用两只手掌顺着河沿摸。两个多小时,我们三人就摸了十几斤小鱼。我们今天说,要买野生鱼,不买养殖的。那时,我们根本就不知道有养殖的。校长见收获不小,就对我们说:“够了!上岸回家吧!”于是,校长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塑料袋子交给我。我捡起岸边的鱼,放进塑料袋,悄悄地背到学校。十几斤鱼,够全校老师吃几顿。这样的活动,每个月大概一两次。为了顾及影响,每次都是这样静悄悄地去,静悄悄地回。
最有趣的是秋季,到了冬天,每到刮风下雪,十分寒冷的时候,校长就叫我叫上两位年轻老师下村走访,顺便买一只狗回学校。那时,农村还不十分时兴吃狗肉。村里家家户户都养狗,多的人家两三只。我们走访的重点是养狗多的人家。一边和主人聊孩子的学习;一边留心他们家的狗。有狗进来,我就用手摸狗脖子,慢慢为狗理顺狗毛。农村的狗和农村的孩子一样淳朴。一会儿,狗就挨着我的脚边蜷缩下来。主人见我这样喜欢狗,笑着对我说:“你这样喜欢狗,我们就把这只狗送给你们吧!”于是,其他两位老师接话说:“不用送!要是您真的愿意送给我们,我们就花六块钱,买您这只狗。”事情很快就谈妥了!当时,用六块钱买主人的狗,主人也很乐意!最后,我让主人用绳子套住狗脖子,再给狗吃一点残菜剩饭,狗就会跟着我们一起上路了。到了没有人的地方,那两位拿出事先藏在路边的榔头,趁狗不注意,一下子就结束了狗命。然后,装在尼龙袋子里抬回学校,交给食堂。
快到下办公的时候,狗肉香味就传遍了学校。狗肉香味让还没有下办公的老师咽口水,一个个扮鬼脸,惦记着吃狗肉。只是有校长在,大家故装矜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