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休息。
而另一些人,生活的则太平淡,没有纠结又怎么体现深刻呢。
所以当在现实中足够深刻的时候,经常面临更深刻的人性考验的时候,电影里只要娱乐就够了。
在北美,詹妮佛·劳伦斯的人气优势,也是获得高票房的保证。
虽然不像后几年全美国人民都爱她,但《冬天的骨头》和《X战警:第一战》,都让她收获了很多忠实粉丝。
尤其《冬天的骨头》的惊艳表演,让太多人念念不忘。
《饥饿游戏》的导演加里·罗斯,也是看过这部影片决定找詹妮·佛劳伦斯饰演凯特尼斯。
即使年龄上大了好几岁,但综合衡量,票房号召力,加上能演好凯特尼斯这个角色的人选,几乎没有别的选择。
而詹妮弗·劳伦斯也确实演好了这个角色,在沉静外表下,拥有极具爆发力令人惊叹的自然表演。
但这种表演,在欧美以外的地区。很难被人欣赏。
首先是詹妮佛·劳伦斯的容貌,即使在北美,也很难算的上漂亮,但这样稍显普通又有亲和力的容貌。最容易让北美的女孩产生代入感。
其次,凯特尼斯这样性格的人,太不容易被人理解。
在北美,《饥饿游戏》大多数方面都做到了恰到好处,代入感。新奇感,讨论的内容不会过于深刻,看起来还有一定内涵。
不仅受到青少年的欢迎,口碑很好,很多成年人也一样喜欢。
所以最终取得的本土高票房,也可以理解。
就像《小时代》这样的片子,在其他地方,无论如何也取得不了好成绩。
都是在本地区针对性太强,在其他地区莫名其妙。
……
《饥饿游戏》作为原著粉丝加成系列电影第一部,想要改变极其困难。
早些年的影片还好。最近这些年,分工精细,目的明确的商业电影,任何一点微小的改变,都涉及到很多方面。
好在宁匀改变后所影响的并不只是一个人,而是整个主创团队。
当然,即使这样,也没那么容易。
不过也没有那么困难,关键还在于影响力。
比如在宁匀开来,《饥饿游戏》虽然很成功。但完全可以更成功。
最简单的就是角色选择。
某种意义上,即使很多人否认,《饥饿游戏》也可以看作是小妞电影,所以选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男性角色。
根据宁匀的了解,在选角上,电影的导演加里·罗斯和原著作者苏珊·柯林斯有很大的分歧。
原著女作者,不喜欢詹妮佛·劳伦斯,嫌弃她的年龄太大,也不符合凯特尼斯娇小的印象。
而导演。则受不了女作者对男角色的插手。
因为女作者,强烈指定了乔什·哈切森来扮演皮塔的角色。
也就是说,导演喜欢女主詹妮佛·劳伦斯,女作者不喜欢。
女作者喜欢乔什·哈切森,导演不喜欢。
最后两人互相妥协了。
从后来看,詹妮佛·劳伦斯扮演的凯特尼斯很成功,虽然不太符合原著凯特尼斯的感觉,但人气极佳。
乔什·哈切森扮演的皮塔非常普通,远远算不上成功。
宁匀觉得有点好笑的是,和中国一样,基男小鲜肉对腐女作者的吸引是不分国界的。
乔什·哈切森是个藏在玻璃柜子里的同志,谁都知道他只差一步出柜了。
他不仅多次参加同性权益保护活动,还在参访里公开宣称,说不定明年就喜欢某个男人了。
大表姐詹妮佛·劳伦斯也爆料,第二部里,乔什·哈切森和山姆·克拉弗林热恋,形影不离……
客观的说,乔什·哈切森除了符合原著女作者的口味,不符合大多数人的口味。
皮塔这个角色,本来有很大的发挥余地,贯穿饥饿游戏四部始终,绝对应该引起粉丝尖叫的一个角色,最后却没什么反响。
无论是换成演技出色的演员,还是换成高颜值的演员,都比乔什·哈切森更合适。
在饥饿游戏之前,最能类比,最近似的电影,就是《暮光之城》系列了。
同样是少女视角,那部电影男主的粉丝号召力,根本不用多说。
仅仅从票房上来说,《暮光之城》系列也比《饥饿游戏》系列更成功。
饥饿游戏全系列四部,成本为78m+130m+135m+160m,总共为4。93亿美元,总票房为,694m+865m+755m+653m,总共为29。67亿美元。
暮光之城全系列五部,成本为37m+50m+68m+110m+120m,总共为3。85亿美元,总票房为,394m+710m+699m+712m+830m,总共为33。45亿美元。
饥饿游戏的成本票房对比为6.0,暮光之城成本票房比为8.7,所以表面上就能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