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大道问鼎> 第九十三章 十里秋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三章 十里秋塘(1 / 2)

“画船萧鼓载斜阳,烟水平分入半塘。”

透过竹帘半掩的小窗,依稀传出女孩软糯的声音,使得这初秋时节的风景更添了许多纯然。

小笛子依着路过凉亭中的刻字任意挑了两句念出来,回头拉着陆启明的衣袖笑道:“师父,有好多诗家在这里留字呢!”

在更年幼一些、她还没有与叶醉、顾之扬他们住在一家大院的时候,修行者的世界离她太远太远,她那时能够羡慕的也只是上的起私塾的孩子而已。如果有人不但会读书写字,还能自己作诗,那便是她最最憧憬的了。

虽然如今小笛子已成了被旁人艳羡的人,但每每看到这些诗句的时候,她仍然会下意识地心生赞叹。

陆启明便笑道:“想要学作诗的话,咱们近处就有一个极好的老师。”

女孩仰起脸望着他,撒娇道:“就是师父您啊——对吧!”

“这个我可不在行,”陆启明摇头而笑,道:“我说的是悦风。”

过了暮途继续东行,是大盛的国境;再往东,直到临近东海,便是他们今日到达的观海城了——这里正是秦氏一族的所在。既然已到了观海城,秦悦风可不就是近在眼前了吗?

听到陆启明的话,小笛子却吃了一惊,奇道:“秦哥哥?他竟也会作诗吗?”

“不像吗?”陆启明莞尔,念道:“其实更应该说——秦悦风秦大才子之名,在这里大概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公子也听说过秦少爷呀?”

竹帘轻轻掀起,着素衣的年轻女子笑吟吟走进来;她正好听见了陆启明的最后一句话。

女子一边将茶水茶点摆放在食案上,抿嘴笑道:“自家做的小点心,可比不得公子平日里用的精细,还请公子与小妹子勿要嫌弃。”她名唤阿芸,讲官话时带着点儿温软的本地口音,反倒更显温柔可人。

陆启明道了声谢,微笑道:“在中洲,没有听说过秦悦风的恐怕很少。”

“是呐,更别说是在咱观海城,整日里就守着呢!”阿芸笑道:“秦少爷在咱这儿的名声,就好像陆家那一位小少爷啊——在公子你们盛国那儿的一个模样。”

陆启明但笑不语。

几句话间已再划过一座石拱桥。透过波光粼粼的水面,已能映见点点朱红的灯火。陆启明便吩咐道:“阿芸,把前面的帘子升起来吧。”

阿芸应了一声,边卷着帘子,回头笑道:“公子说得正是时候,咱们的船正好到了秋塘呢!”

若问观海城中最有名的景致,当属眼前这十里秋塘街。

乘船行于水路中央,放眼望去但见两侧朱阁绮户,尽是歌舞升平之景。秋塘街里的游船多数是华贵气派的画舫,船上穹蓬几与岸边楼阁一般无二,酒肴锦瑟皆得。虽此刻夕阳斜织,天色尚明,而明角朱须的灯盏早已挂起,光晕水色交映,极是美丽。

再往前行,左右所见皆珠帘为幕、琼绣为窗,陆启明他们所乘的这间清疏素净的小舟反倒显得挑眼儿了。

也无妨。

清风徐来,笙歌画舫,又有霞光、渔火洒满江水。既然心甘情愿要来观景,便不必忧烦自己也会被旁人作景一观了。

看着渐近的重重画船,女子扬声唤道:“阿兄,看你的啦!”

“好嘞!”外面撑船的青年高声应了句,小船已如游鱼一样灵活轻快向前行去。

水乡泽国,像这样撑着船沿城里的大小水巷通行,反倒最是便利。在观海城中生活的百姓,只要攒够了钱,大都喜爱置办一艘小船,既方便自用,又能载着远道而来的旅者游玩,也多了一道补贴的门路。船娘阿芸还有她的兄长,便是如此。

高大画舫多数艘并集,一眼望去绵延如连山。每当这时候,倒是陆启明他们这艘纤小的船最好通行。青年驾船熟练得紧,也不见他有丝毫费力,小船便轻松穿过窄小空隙,还偏偏总能让坐在前方的陆启明与小笛子看到最大角度的景色,着实不凡。

一路摇摇晃晃到了秋塘最中央也最繁华的街段。前方便是那座远近闻名的栖川桥——不知被写入了多少诗词歌赋之中,文人骚客竞相来此,试与古人今人一争风头。而对那些痴男怨女们来说,只要在这栖川桥上走一遭,仿佛就能有了愁肠百转的风月故事。旅人闲客更是不忍错过这处绮梦所在。于是栖川桥上永远人流不息。

今日更甚;只不过,情形有些奇怪——

栖川桥上人虽多,却都聚集在两端,试图隐晦实则很明显地齐齐向中央那人张望。而桥下更是船满为患,连陆启明他们的这艘小船都绝无可能通过;放眼望去,周围倚栏而望的个个都是芳华妙龄的貌美姑娘。

阿芸好奇地往那边张望,而这一望,登时就惊了,连声道:“公子公子,你们快来看啊!秦少爷出现了!”话音还未落,她自己也忍不住跑去了船头。

陆启明与小笛子相视而笑,便也走出了船厢。

只见栖川桥最高处静静站着一个人影,虽是背光而立,面目略微模糊,但只需观之周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