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兰陵禁书> 第93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3章(2 / 2)

看来清朝并没禁绝该书。”

“清朝官方对《金瓶梅》是禁绝的,可是这本书的诱惑和魅力,令官方的禁令在执行时大打折扣,这就是文化的魅力,思想的魅力。铁血和禁锢,是压抑不住思想之自由的。但是,我想,肖家之所以未将秘密公诸于世,压力恐怕还是因为清朝官方的禁令。”

“那么民国呢?”bottle问。

唐冬至听bottle提及民国,脸上光彩与颓然并存,痛悔叹息之情溢于言表,“民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时代,在我看来,仅次于春秋战国。上世纪初,清廷昏聩,已成腐朽之势,帝制统治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失去其活力。1910年,武昌士卒一呼,举国响应,满清逊位,民主之国度呼之欲出。然,当时军阀割据,形势混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新兴之日本觊觎华夏之泱泱,北洋政府内忧外患,终于因割让青岛之二十一条,引爆了五四运动。这段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仅次于春秋战国的一个大时代,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百千年来我华夏再次出现蒸蒸向荣之大气象,实乃国之大幸。其后,国民政府东征北伐,逐渐平定国内乱象,国家之统一,文化之繁荣,思想之自由,民主之宪政,无不举而待发。二战的爆发,却延滞了这一进程,也再一次将华夏引入了乱世,八年抗战,三年内战,自九一八事变算起,中国整整失去了十八年的时间,令人痛惜。”

唐冬至一口气说完,激动之情慨然而现。Bottle心想,这题跑的太远了。

唐冬至继续道,“上世纪前五十年,是中国的大机遇,也是大毁灭。在这样的背景下,肖家自然不能自曝秘密,令其置于豪强或日本人的视线中。我想,你外公家一门六忠烈,死于日战,恰恰是那个时代的见证和缩影。我们要感谢你的族人,不但死忠于家族秘密,而且有勇有谋,能审时度势,方才不至灾祸。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乱世,仍未能阻止文化的大传播,思想的大绽放。”

“哦?”

“1931年,北京琉璃厂一个叫张修德的书商,在山西平遥、介休附近的一个农村里收购到一部《金瓶梅》,随后重金出手,转卖给文友堂书店。文友堂如获至宝,高价相沽,此书几经波折,最后被国立北平图书馆购藏。1933年,时任孔德学校图书馆主任的藏书家马廉出面集资,以古佚小说刊行会的名义将这部旷世奇书《金瓶梅》影印120部,分送订购者,供研究者研读。鲁迅当时在北平教书,他也订购了一套。据《鲁迅日记》1933年5月31记载,每部‘预约价三十元,去年付讫’。原书于抗日战争时期寄存美国国会图书馆。1975年归还台湾,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本书就是后来众多国内版本的母本,这是冥冥中上天对那个时代的礼遇啊。”

“那这个版本的母本是万历本、崇祯本还是张评本呢?”

“是万历本。”

Bottle问,“那么,建国后呢?”

唐冬至说,“建国后不必我说了。一切世族士绅、文人学者,均匍匐在地,苟延存世。这样的时代,我想,肖家断然不会将家族秘密奉献出来。你祖父蒙面自戕,你父亲紧随其后,恐怕也是有其缘由的。”

Bottle说,“可是,我父亲临走时,并未留下任何关于家族秘密的信息。”

唐冬至叹息了一口气,“哀莫大于心死。我想,你祖父并没有将秘密传于你父亲,你父亲当然也就不知了。”

“你的意思是说,建国后,《金瓶梅》仍是禁书?”

“不错,是绝对的禁书。不过,《金瓶梅》却也不是未在国内出版。1957年经******亲自批准,文学古籍刊行社据1933年10月“北京古佚小说刊行会”影印本重印《新刻金瓶梅词话》,两函二十一册,200幅插图合为一册,印量2000部。其发行对像是:各省********、副书记以及各部正副部长及专门研究人员。购此书者均登记在册并且编了号。此书市面现在及其少见。”

“就是1931年发现于山西、今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那本万历本?”

“可以这么说。准确的说是这本万历本的影印本,在1957年在大陆被重新影印,内部流传。”唐冬至解释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