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隋唐,白瓷烧制日趋成熟。延展流变至明代永乐,制瓷工匠们殚精竭虑,使得白瓷达到了“脱胎换骨”的境地,并将“脱胎”研制为特殊的制瓷工艺,即薄胎细白瓷。
这种瓷器的胎体薄到几乎看不到的程度,似乎脱去胎体,仅剩釉层。
永乐时期景德镇窑烧制的白瓷中出现了半脱胎状,白瓷脱胎,从配方、拉坯、旋坯、修坯、施釉到装窑烧成,工艺要求极严。旋坯最为艰难,紧要、关键时刻,少一刀则嫌过厚,多一刀则坯破器废。
甜白瓷加上划花工艺,整个会形成一种镜中花、水中月的飘渺意味,很为现代人所钟爱,拍场上明代永乐甜白瓷屡创天价,而且明永乐以后,宣德、成化包括弘治年间多有甜白精品,并且康雍乾三朝仿制无数。
清康熙甜白釉器主要仿永乐、宣德、成化、弘治制品,官窑多署本朝款,也有署永乐款识。其中薄胎者仿的最多,也最好。但清代胎料与明代有别,仰光透视,闪青白色,没有其粉色,这是区别明清甜白瓷最重要的依据。
一大段长篇大论下来,张越几乎一气呵成。
只不过,当讲到最后两段的时候,张越着重了语气,也让在场的人听出了几分滋味。
而岳云飞听到最后一句,脸色则越变越黑。
下意识的,岳云飞挪了几步,走到小推车旁,上上下下、仔仔细细再度打量了几眼这尊梅瓶,脸蛋瞬间黑成了锅底。
往回走时,岳云飞脚下一个没注意,竟然趔趄了一下,幸好张越手疾眼快,及时帮手,托住了岳云飞。
“岳大少,小心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