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形势之下,虽然从整个局势上来看,大明的反抗势力已经陷入到了一场被满清分割逐个消灭的环境之下,但是明白人都能看出来,两广是最后的关键因素所在。
只要沈犹龙不倒,澳洲人支持两广,那么满清的大军就很难以进入到两广的地界,这是自打报纸出来后,很多社会时事评论家所给出的观点,作为社会时事评论家,这些人都是一些读书人,当然每天乐于聊国事和时事。
眼下最让人看不懂的就是吴三桂进军西南,却是在湖北一代缓慢行军,并没有急于进入巴蜀与张献忠决战,多尔衮的计划是吴三桂打下巴蜀,随后进军云贵,最后形成对两广的包围之势。
但显然吴三桂并没有按照他的计划行动,早就看清了形式的吴三桂这个时候不急于行军完全是在等两广的动向,澳洲人如果主动出击阿济格,那么他就会毫不犹豫的攻打巴蜀,只要占领巴蜀他日后就有了谈判的资本。
这是吴三桂和一干将领商量过的决定,毕竟这个时候满清在北方的形式似乎也不好,各地都出现了反抗力量,能不能继续坐稳天下还很难说,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样做是很危险的。
善于投机的吴三桂从镇守山海关开始就一直注意天下大势,他可是一直观察着,要说野心他一点也不比多尔衮小的多少,但刚刚投诚他必须保持绝对的服从,现在他独自领军已经没有了牵制,当然不用顾虑那么多。
至于阿济格会不会来督促他攻打巴蜀,这个是不可能的,巴蜀距离两广有一定的距离。阿济格要坐镇两江,他的主要目标是两广,两广这个地方一旦拿下了对他们的意义可想而知。所以这个时候他绝对要守在那里。
正是因为如此才给吴三桂创建了机会,老吴现在就等着两广出兵攻打阿济格。他已经受到了消息,沈犹龙很有可能会攻打阿济格。
为什么会主动出击呢,这个他也经过分析,两广如果一直守在这一亩三分地是很难发展的,因为两广的地界不足以产出那么大的粮食以及物资,必须扩大地盘才能获得这些东西。
即使澳洲人可以支持他们,但是长期支持恐怕澳洲人绝对会受不了,所以这个时候还是要主动出击。只有彻底的击败了阿济格他们才有实力进行扩张以及对付豪格。
说到底威胁最大的还是阿济格的两白旗,这支部队是满清战斗力最强的部队,要说打战是绝对是比其他的部队战斗强的,即使对抗上关宁军,吴三桂也不敢说自己能够打的过这些已经完全装备了澳洲货的家伙。
这支部队配备的澳洲火炮就有五六百门之多,至于步枪那就更不用说了,足有几千条,这是让很多羡慕的,即使豪格的部队里也没有这么多的火炮和步枪。
吴三桂的缓慢行军让多尔衮非常不满,如果他不攻打巴蜀自己的计划就不能实现。也就意味着削弱吴三桂的兵权也不能实现,为了让吴三桂派兵攻打巴蜀,加快进行他特意派出了几位满清的官员前来督军。
至少现在吴三桂还没叛变。派人来监督至少他会行军速度快一点,但是显然多尔衮高看了自己派出来的人,这些人一到吴三桂军营就受到了招待,老吴一边喝酒一边哭诉着自己为什么行军慢啊。
打战吗需要军粮和军饷,这将士们都没有军饷他们怎么愿意去打战,所以才会行军慢,还请督军大人宽心。
这话说出来看似没什么问题,但是谁不知道你吴三桂心里想什么,无非是想着多要些好处。不过这个时候多尔衮可不敢多给他好处,吴三桂已经露出了他反叛之心。这个时候给他物资就等于是支持他反叛。
督军人员将吴三桂的要求送回去,多尔衮拍着桌子骂吴三桂无耻。但救是拿他没有办法,你能把他怎么样,吴三桂就是不出兵,人家士兵们不愿意走那么快,你能咋样,所以最后啊多尔衮只能是口头劝说还是要以大局为重的。
劝说加上利诱,让吴三桂去攻打巴蜀,只要他打下巴蜀就让他吴家永世镇守那里,接着又封了他的儿子为侯,一家老小多少都捞了一些官职,但这些官职在吴三桂看来,无非是现在自己手里掌握了重要的兵权,一旦没有了兵权自己恐怕就要狱了。
官职什么的都是虚的,只有实力才是王道,看看人家两广之所以敢和满清叫板,完全是因为后面有强大的澳洲人进行支持,澳洲人的势力不可小看,他们的海军舰船不断的游弋在海面上,这让满清的海军根本没有南下作战的能力,所以豪格对此是非常不满。
认为多尔衮没有魄力,如果能够水陆并经攻打泉州的话,这个地方拿下来就是手到擒来的事情,根本不用做什么。
现在豪格的部队被牵制在泉州不能动荡,进攻不成,撤退的话,马上郑家军就追了出来攻打,看样子老郑家是不准备让他们这么轻易离开,毕竟离开了,豪格就可以攻打其他的地方。
但是豪格根本脱身不了,郑芝龙这家伙精明的很,采取了不间断的偷袭家追击,只要你一走马上撵着你屁股后面就来了,你抵抗,他就马上撤回了城里。
泉州城已经成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