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吕汉> 七二章 宿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七二章 宿命(1 / 2)

其实审食其去办的也不是多么难的事,不过是造谣而已。

造谣也造势。

造秦楚两军决战巨鹿的势。

对秦军而言,决战巨鹿原就在他们谋划之中。有章邯的几十万郦山役众,又有王离的二十万北地强兵,攻破小小的巨鹿,本不在话下。围而不打,便是欲以巨鹿吸引天下诸侯,诸侯救赵,则带本部攻击诸侯,一举扫荡诸侯。诸侯不救,则拿下巨鹿,尽歼赵军,打击诸侯士气。再者,远在咸阳的二世与赵高自李斯亡后,只懂得频频催其速战,若再与楚军旷日持久的缠斗下去,且不说胜负如何,单朝中的压力,就不是他们前线的将领能承受的。

既然要战,就满足他们轰轰烈烈打一仗的梦想。我并不担心结果,因为我知道这一战秦军必败。

审食其广发人手,四处传言,只道楚国怀王也欲与秦一战,倾全国之兵二十多万而来,已至安阳,只待稍作休整,便将兵发巨鹿。这些话有九分都是真的,唯一的不同是把刘邦的部队含糊的说成是宋义的前锋,仅此小小的一点差别而已。现在两军同驻安阳,倒也容易混淆视听。

事实证明,秦军对宋义这只义军中最精锐部队的重视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想。我原只希望王离能将成阳的部队调走,岂知他竟连成武、毫南的精锐士卒也一并抽走了。在其后的情报中我才知道,真正围困巨鹿的是王离的北路边防军。而章邯则只是只在棘原扎营,为王离看护粮路。

当年陈胜王大将周文西进函谷,二世才不得不起用章邯,而王离则是在蒙恬死后立刻被赋予了北地的兵权,两相比较,自然能看出在章邯与王离这两位将领之间,二世显然更信任出身将门世家的王离。文人相轻,武人亦难免,王离深受二世宠信,又怎会将商人出身的章邯放在眼里,自然也更加看不上章邯手底下那批由郦山刑徒组成的杂兵了。

所以,当王离与章邯在巨鹿城下并肩作战时,整个战场的指挥权有意无意间滑向了王离。而章邯只能委屈的为他看护粮路。

可是王离不是蒙恬,也不是王贲、王翦,严格的说,他并没有打过多少大仗。所以才会为了等待在巨鹿辉煌的一战,将成武、毫南等地的精锐士卒大半抽去巨鹿,给刘邦留下了可趁之机。若换了章邯,或是蒙恬、王贲中的任何一位,只怕这战局又会成为另一种样子。

楚国自项梁死后,其实早已外强中干。彭城守军居然仅剩区区一两万,秦军只要在巨鹿严阵以待,层层布防,拖住项羽数日,然后以数万精兵直袭彭城,只怕倾刻之间就能将楚王都覆于掌下。到那时再回兵巨鹿,项羽纵有不世之勇也只能徒叹奈何了。

但是,王离身上那传自名将王翦、王贲的血液在激荡着,他渴望着打一场能证明自己、能使自己的名字并列于先祖之旁的大胜仗,所以他选择了与楚军在巨鹿生死博杀。

这将是两个名将世家的宿命对决。

若干年前,在秦灭六国的战役中,王离的爷爷王翦与项羽的爷爷项燕在淮水血战,今天轮到他们的孙辈在黄河之畔再次相逢。

那一次,赢的人是王翦,而这次胜利者将会是项羽。

历史的巧合竟是如此奇妙。

------------------------

在我记忆中的历史中,关于巨鹿,只有项羽和章邯两个名字,直到今天,从审食其不断收集回来的情报中,我才注意到王离这个决定巨鹿之战胜负的人物。有这样一位人物存在,是是大楚的幸运,更是刘邦的幸运。

审食其见我看着关于前线战报的竹简只是沉思不语,便也没作声,只静静地立于一边。

过了半晌,我才从自己的思绪中清醒过来,轻轻放下手中的竹简,点了点头,微笑了一下道:“知道了,干得很不错。”又道:“你继续忙吧,有什么重要的情报就马上就送到我那里去。”说着转身走出审食其的营帐。虽是在军营之中,但与审食其两人长时间单独呆在一顶小营帐里总是不好,孤男寡女,若被有心之人看到,难免又是一番口舌。

走到门前,心里忽然闪过一个念头,猛的又转过头,打量着审食其营帐里那堆得高高的竹简。

那个念头几乎抑制不住的要从我的口中迸发出来——“造纸,我要造纸”。

其实刚到这个时代的时候,我便曾惊奇的发现,这里也有纸。但这时代的纸却并不能写字,因为这时的纸只是絮麻产业的一项副产品,若在上面写字,墨汗便会洇开,以致字迹模糊,不成形状。所以这时代的纸用处并不大,偶尔包包东西而已,我则也只是买来处理个人卫生问题。

也曾想过造纸的事,但在这个绝对没有专利意识的强权时代,任何新的技术发明,如果没有实力去保护,最后的结果便只能是被掠夺,发明者绝不可能成为最大的获利者。所以,我开饭馆、开当铺、开镖局,却不做任何一项技术上的简易革新,除非有一天我可以确定能保护到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可以确定别人不敢对我的利益起zhan有之心。

单父的小女子吕雉没有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