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铁血帝国> 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海军(10年1月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海军(10年1月修)(2 / 7)

“龙威”级的服役重新给了列强一个震撼,无论火力、防护都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可算是开创了一个新标准。由于在此前的技术储备里,帝国已经有了350火炮的预先研制方案,故350火炮的研究进展颇快。不像德国那般没技术却先到处叫嚣:此时的德国才刚刚开始建造装备305毫米火炮的“赫尔戈兰”级,他们的第一款无畏舰“拿骚”级则只装备了280毫米口径的主炮。

“龙威”级战列舰的防护水准让英国同时期的战列舰相形见绌——无论是船台上的“猎户座”,还是已经通过议会审批的“乔治五世”级。英国人为了压倒这款新锐战舰,很快提出了“铁公爵”级战舰的建造计划。

该级舰预算于1909年通过,共两艘,即“龙威”号,“凤翔”号。

之后便是被称为“东亚联盟通用战列舰”的“波”字号战列舰。

虽然1909预算案建造的“龙威”级火力强大,防护充分,但数量不足,无法抵抗列强此刻建造的大批量的战舰,由于仍旧使用煤炭为主要燃料,航速上的优势也不明显。英国此时已经开工建造了3级装备343毫米主炮的战舰,而美国也通过购买英国火炮提升了自身的技术水准,开始建造装备356毫米口径主炮的新战舰。美国此时的“两洋舰队”的方案已经开始进入实施阶段。他们将每年建造2条新战舰,并将其中1艘部署在太平洋。如果美国人的计划顺利实现的话,到1915年,其装备356毫米主炮的战舰的数量将达到10条,质量和数量将远远超过帝国海军。对于帝国来说,英国只是远在大西洋的威胁,而美国海军无畏舰的建造速度将导致太平洋海军势力的急剧不平衡——美国已成为帝国最直接最严重的威胁。

有鉴于此,海军决定建造“波”字级——“龙威”级的改进型,此款战舰一改帝国原本2条一级的建造方式,一举建造4条,并打算以此组建镇洋舰队第二战舰分队。波字号重点加强了航速,使用了新型燃油机组。以动力系统技术上的突破为前提,帝国为了保证自己在战列舰技术上的先进,勇于采用新技术,使其成为世界上第一款使用燃油机组的战列舰。航速由煤油混烧的“龙威”级的22节提升到了25节,可谓当时世界第一的快速战列舰。而原本预定装备波字号的350/50倍口径火炮由于技术的滞后,没能及时装备到波字号上,在海军的提案里准备把它装备在下一级的“海”字号上。最后采用的350/45主炮由于采用新技术,炮管寿命已经增加到了300发,而非“龙威”级上的200发。其他武器系统基本没有变化。防护上也只是学习“东岳”级的经验,在炮塔,司令台,轮机舱,燃油舱上做了重点加强,使这些区段的最大装甲厚度达到350毫米。

而在建造风格上,除了使用“岳”字号上的“飞剪”式水下船艏,“波”字号还采用了倾斜装甲布置方式。主装甲带和司令台等部位的装甲全部向外倾斜了15度。在近距离炮战中,实际最厚300毫米的主装甲带具有相当于320毫米垂直钢板的防护力。

之后便是大名鼎鼎的“海”字号战列舰。

“波”字号战舰的服役,大大刺激了大英帝国。英国同期的“铁公爵”级还没服役便已被超越,继“龙威”级之后,帝国战舰上的350火炮也再次把追求火力的英国人抛在了后面。虽然英国海军也曾试制了356口径的主炮,但自身并未装备,只是用来出口。受到刺激的英国海军在1912年的海军预案里决定建造“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为了令新舰的火力全面压制“波”字号,此款战舰破天荒地采用了以“试造356”为名研发的381毫米主炮,火力远远超越帝国设计装备350/50倍主炮的新战舰(即“海”字号原设计案)。

美国也毫不示弱,紧跟着开工了装备4座3联装356/50主炮的“宾夕法尼亚”级,相较原“海”字号设计方案中配备的4座双联350/50主炮,占据了绝对优势。

在获悉以上情况之后,帝国海军部迅速展开380毫米舰炮的研究,结合列强火炮技术和自身350/50口径炮技术。帝国于1913年终于开发完成380/45倍口径的战舰主炮,令最终确定装备4座双联380/45主炮的“海”字号火力终于不逊色于“女王”级。防护方面,“海”字号的主装甲带最厚达到350毫米,但如司令台,炮塔,燃油库和弹药库等重点位置的装甲最厚处达到380毫米。由于进一步地增大了倾斜装甲的角度(由15度变为17度),此时主装甲带最厚处的防护力已相当于375毫米垂直钢板。

即便如此,“海”字号战舰的排水量仍控制在32000吨/标准,36000吨/满载的水平。排水量的相应增加并没有造成航速降低。由于帝国在战舰动力系统制造技术上投资也非常之大,新的机组供应的动力完全能支持“海”级航速到达25节的理想速度。到1914年开战时,“海”字堪称当时的世界第一等战舰。

而原先计划装备“海”字号的350/50倍的火炮已经由金陵兵工厂制造了一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