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本就是个小国,阿尔卑斯山到亚平宁山脉听上去似乎挺远,实际上维罗纳到博洛尼亚相隔只有一百多公里,也就是差不多上海到无锡的距离,去杭州都比这远一些。
意大利公路的质量很不错,墨索里尼非常热心意大利本土的基础建设,就像他喜欢建筑纪念碑和地标性建筑一样,这位新世纪的凯撒热衷一切可以让他的名字载入史册的项目。这些道路网络往往可以上溯到中世纪,甚至更久远的罗马帝国时期,在使用现代化建材进行改建与加固之后,大都可以承受住重型车辆的通行。
只是诸位别把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和现代混淆了,当时的汽车运输基本也就十吨以内的样子,比如德军使用的卡车,有效载荷大都在一吨半到三吨,部分重型卡车,就像梅赛德斯和曼恩也只不过载重六吨。当然这里只是恶劣道路情况下的载荷,遇到优质道路或者额外拖挂要另外计算,一般情况下德军后勤单位都会偷偷的超载一些,只是这个数额通常不会超过有效荷载的一倍,因为机械过渡磨损也会增加后勤方面的麻烦。
德国陆军为了这场战争,特意编组了奥地利快反集群,但是当战争真正开始之后,考虑到战线展开和补给方面的问题,投入意大利的迄今为止也只有八个步兵师与两个装甲师,加上一些后勤与工兵辅助部队,总兵力加起来差不多有二十万人,这在欧洲战争中也就只是一个二线战役所需要的人数,但是对于意大利王国来讲,这已经让他们感到难以承受了。
四天内意大利王国陆军可以确认的伤亡已经超过了三万人,差不多可以编成两个步兵师,其中战死的差不多有八千多人,剩下的全都是各类伤员,其中包括了部分精神受到创伤的士兵。
此外还有超过十五万的陆军官兵放下了手中的武器,其中大部分是阿尔卑斯山防线和西北地区的部队,他们遭到了法国和德国从东西两线的压缩与包围,很多部队根本就没进行什么像样的抵抗,直接就向强悍的侵略者投降了。
他们的将军们似乎已经和德国人达成了某种交易,而这些意大利陆军中曾经最精锐的部队,也早就在与法国陆军的对峙中,耗光了最后仅存的那点士气,于是在得到上级的命令后,那些意大利人几乎是兴高采烈的涌入了德国人建立的战俘营。
但是在一份罗马统帅部转给墨索里尼的报告中,有一群“勇敢的意大利男子汉”还在北方顽强抵抗着德法联军的进攻,这些部队成功的在帕维亚附近重新集结,并且在那里阻挡住了德国人的进攻,只是部队人员在战斗中损失严重,物资也消耗过半,马上就要弹尽粮绝,急需要罗马提供援助。
这实在是一件鼓舞人心的感人事迹,墨索里尼当天就在罗马电台的广播里向全体意大利人讲述了这个故事,并亲自命令罗马仅有的两支运输机中队全体出动,向帕维亚的勇士们空投急需的军用物资。
为了向意大利人民显示他对此事的重视,墨索里尼甚至派出了属于他个人的专机,有趣的那是一架德国的容克ju52,是希特勒赠送给他的私人礼品之一。
当时总共有十三架运输机从罗马的机场起飞,机舱里装满了罐头食品和弹药,传说那些货物里还有墨索里尼亲自签发的嘉奖令和成箱的铜制勇气勋章。
运输机群在恢弘的军乐以及一群记者和民众的欢呼声中起飞,这是人们最后一次看到这些飞机,全部十三架飞机没有一架返回基地没人知道他们在航程中遭遇了什么事情。
在很久之后有些好奇的历史研究者,从堆积如山的德军解密文件里,终于找到了这群飞机最后的一丝踪迹。一个德军战斗机大队遵照上级命令守候在某片空域,伏击并歼灭了一队“意大利轰炸机”,报告里特别提出了其中有一架疑似是德国的容克飞机,机身上涂着华丽的意大利国徽标志,而这份报告里记录的战斗位置,正好与运输机预定的空投区重叠。
那位学者嗅出了其中的阴谋气息,原本还想追根究底,但是很快他就受到了意大利政府方面的压力,调查最终只能停止,部分资料被销毁,从此再也没人知道事件背后隐藏的秘密。
坚不可摧的墨索里尼防线,只是在政府文件和统帅部的地图上存在。由此诞生了意大利战争中最大的一个不解之谜,为什么面对只有少数意大利部队把守的山脉,德军竟然会放弃唾手可得的胜利,命令部队停止继续前进,并且和那些与他们相比根本不值一提的守军,在那条简陋的防线上对峙了整整三天,这完全不符合逻辑。
有人认为是德军出现了补给方面的问题,意大利糟糕的道路情况拖住了德军的后腿。但事实上意大利的道路很棒,德军的后勤指挥官不止一次在报告里表示他对意大利的交通状况非常满意,因为道路造成的延误还不如交通事故的次数多,德军当时一路建立起来的兵站系统,战争结束后大部分都交予意大利陆军继续使用,这证明德军的止步,显然不是什么后勤上的问题。
也有人认为这是为了掩护安齐奥登陆作战,德军故意吸引住了罗马的注意力,这得到了大部分研究者的赞同,因为再也找不到其他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