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还在为攻取郯城而努力的时候,刘备军的关羽、张飞二人也在为如何攻取管亥而头疼。
原先刘备私底下与他们所言,要求他们驱赶管亥南下,而不是彻底歼灭,就是为了让管亥逃到阙宣的地盘引起两人之间的冲突,然后以此作为突破口,一次性解决阻碍刘备军南下的两个难题。
驱赶管亥南下他们是办到了,但取得的效果却是出乎预料。那管亥居然不动声色的就夺取了阙宣的势力,硬生生打破了刘备军二虎相争的阳谋。
昨日从郯城传来急报,那袁术大军已经攻破了良成与司吾这道防线,整个郯城暴露在了楚军的铁蹄之下。
想到前方还有管亥的大军阻拦,耽搁时间一长,整个郯城就会落到楚军手中,如此一来,刘备取得徐州的机会就从手中溜走了。
现在刘备军需要的是将徐州的高层握到手中,然后以正式的名义获得徐州的控制权,如此一来,只要刘备军能够占据的地方,都会成为刘备的控制区域,即可极大的减少刘备梳理这些地区的难度,而其他未被占据的地方也会成为刘备军的控制地区,从而短时间里将资源化作战争力量,以此对抗袁术的北进。
但若是徐州高层落到了袁术手中,袁术即可以大势相逼,刘备不得大义支持,军力又不足,打下的地盘难以消化,很难在徐州北方立足,整次战事便是白费了一番功夫。
面对刘备军所面对的严峻形势,作为一军军师的沮授很是苦恼。从眼下的情况来看,刘备军想要在楚军前面夺取郯城,获得陶谦的正式认可是没什么可能了。
“难道要用那个方法?”突然回想到出发之前刘备与他的密议,沮授难以下决定。
就在刘备军出发入徐州之前,刘备深夜将沮授叫到了府中,与他细细讨论了南下徐州的各项事宜。
在沮授离开之前,刘备曾说了一句“吾听闻辽王因瘟疫扩散而撤兵,曹操此计奇也!”然后丢给了他一卷帛书。
对于刘备让他离开前所说的这句话,沮授心知肚明。沮授也慢慢了解到,公孙瓒大军突发马瘟,不得不从冀州撤军,一场虎头蛇尾的进攻极大的损耗了公孙瓒的元气,到现在他都没法再次南下。
那帛书上,是一篇写着人名籍贯的花名册。上面详细介绍了每一个在册人员的擅长能力。每个人都标明了可以放弃的指示,一看就是一群死士。
等沮授离开之后,没多久,沮授就在家中见到了十余个死士,这些人有老有小,年龄大小不一,但个个都眼神凌厉,不是善与之辈。
从刘备的言行上,沮授判断出是要他在情况突变之时,模仿曹操的手段,让天灾来阻挡楚军,从而给自己这边争取时间。
但是楚军并不是靠着马军打天下的军队。整个楚军除了一万多的精锐马军之外,还有十万左右的精锐步卒。如此一来,刘备的意思就很明显了,他是想要沮授悄悄制造一场波及楚军的瘟疫,让楚军不得不停止进军。
人为制造一场瘟疫,这件事情的影响与后果可是无法预料的。刘备私下这么对沮授说,是一种对沮授的试探,也是一种防范。
若沮授放任郯城被破,不采用瘟疫的计策,那么说明沮授并不是真心实意的投靠刘备,但要是沮授采用了这个计策,所有的把柄都被刘备抓住了。要是某一天,刘备不需要沮授,即可以此为借口将他清除掉。同样,要是有人发现了这件事情,揭破此事,沮授只能自己一人扛下,撇开与刘备军的关系,把影响降到最低。
要想制造一场使得袁术不得不撤兵的瘟疫,需要使得整个东海国到处都有疫病发生才行。不然小规模的传染,并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可要真个把疫病传播出去,至少要有数十万人因此命丧黄泉。
思前想后,沮授犹豫不决。
“袁公已经死了,袁熙、袁谭,冢中枯骨耳!罢了罢了,只要不是大范围的扩散,反正都是蛾贼黄巾,我有什么好担忧的!”兀自叹了口气,沮授还是决定采取这个毒计,达到目的。
但他并未按照刘备的要求,将瘟疫扩散出去,而是想要用瘟疫逼迫临沂、并阳二地的黄巾军弃城而逃,从而放开刘备军南下的道路。
想通了关节,沮授开始行动起来。因为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这件事他并未与关羽等人相商。
早先夺取东安的时候,沮授就发现了黄巾高筑的土垒有问题。因为大量尸体堆积在土垒靠墙处,整段城墙到处都是血污与尸堆。这种晦气的地方,一般都是疫病生出的绝佳地点。
接替了东安之后,沮授一直没有忘记刘备的嘱托。毕竟时局变化不定,虽然心中不愿采取这样的阴毒计策,但到了不得不做的时候,也就管不得那么多了。为了做好准备工作,沮授便令人将那一面城墙给严密封锁住了。为的就是在无计可施的时候,就地取材,从而施展计策。
果如沮授所料,不过十余日时间,正值冬季,这个瘟疫不易发生的时候,在沮授的刻意放任下,那东安故意锁在城东的上百黄巾中,距离城墙极近的人开始出现沾染瘟疫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