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仁者的性格四大要素(1)
5—52青智者问子曰:“刚、毅、木、讷,近仁。”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旦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步石答:大家知道,在传统理论中,“德”是在“仁”的上面的,那么既然泰伯已经属于“至德”了,就一定是“仁”了,即将仁人、志士、义士等头衔送给他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关于“仁”,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具体细致深入,因为哪怕是孔子所说的仁,在他不同时间、地点和对象时并不相同。那么要抽象概括他的“仁”,弄清楚它的定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必要集中所有言论,来个大研究才行。
本题只接触一点。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性格特征,那么仁者的性格特征是什么呢?孔子认为“刚、毅、木、讷”的陈述已经接近仁者的性格了。或者说这样的性格有利于仁、反映仁。性由心造,仁心造就刚毅木讷性格。这样的思考具有现实价值和充分的理论价值,这与孔子说的对不对是两码事情。关于仁和德的关系石在前面讲过多次,不再重复。
我们在讲论语,那么时刻不能忘记的是语境存在于3000年前,经过3000年的变迁,刚、毅越来越挺拔饱满了,但木、讷而木讷都不怎么好了,——木头脑袋、呆板、不灵活、迟缓什么的,莫要想得多么高深!而是原始自然!
木——树木,特点:挺拔、屹立,冷静稳重、自立自强。
讷——语言和“内”发生了联系!
那么以下性格特征的陈述大致接近仁心所发出的气质了:
刚——意志坚定。
毅——毅力坚韧。
木——挺拔、屹立,沉着冷静、自立自强。
讷——勤思慎表。善于不动声色的思考、自主分析判断而有主见。
(1)语言的内敛——善于倾听。
(2)语言在内——善于进行语言思维——积极思考。
(3)语言的内在联系——善于把握概念的逻辑联系。
(4)语言内行——善于进行语言沟通,善于锤炼语言而简捷高效,做到文理畅通。
仁者独立不孤立。
时间老人把有些东西变好了,把有些东西变差了,那么我们一起动手让它们统统回归雅正,这才是我们后人应该向孔子学习的地方!但这属于艰难!艰难包括庸人的嘲笑和纠缠!回归雅正!向孔子学习!在这里向孔子学习的不是别的什么,,而是能够亲自为文化中一些元素回归雅正做贡献。庸人之庸采中庸之庸,不偏不移为中,不变为庸,庸人即“不变”之人。表面他们应该欢迎回归雅正的工作,但问题是回归雅正也是一种“变”。
更主要的他们不相信人民的智慧,将传统理解为传桶了。其实即便是传桶那也是需要箍桶匠定时不定时进行维修的。大家都来讨论,真理定会出现。庸人不是无能的意思,而是顽固保守,不允许任何变化的人,他们不能容忍对传统经典的任何质疑。当文化追求更新时,就自然表现为阻力,颜渊的德性与智慧在孔子的学生中是被孔子看得最高的吧?曾经被孔子选做“接班人”的吧?
“仁”是有层次的,颜向孔子问“仁”不能等同于其他的人。孔子的回答也就最为高深,那么这段对话,最好不要普及。比如就不能拿来要求子路的。这一段话是最需要智慧最需要质疑的,但颜的回答却很是令人遗憾——不灵敏,也要遵照执行!这是论语设立礼教的重大措施!克己复礼后来普及深广,成为封建礼教的强力理论口号!
颜问仁,有“仁的定义”与“仁的实现方法”两种可能,孔子回答的是第二种可能。回答了如何实现这个“仁”————克己复礼!如果采下知,它是多么严苛啊!你看看“四非勿”,你还能动弹吧?看看颜的结局吧!正青智者:完全是一句废话,个个都克己复礼,遵守制度,那当然万事大吉了,问题是有人不遵守甚至带头违反怎么办?
步石:你是一个耿直的人,但你就不明白理论武器的力量了,封建礼教创始人就是糅合儒释道:在论语采消极理解的“克己复礼”,在道德经中采消极意义“无为”和“道法自然”,在佛教中采消极理解的“逆来顺受”和“轮回”说,再与话语权等联合,成功枷锁人民,大家都看见了,
“四非勿”已经很严苛了,是吧?NO!NO!NO!把“克己复礼为仁”断而取之为“克己复礼”再普及,谬误滔天了!我们这样的人应该很重视理论的,即自己有所理论,不能一味听别人的,但普遍不喜欢理论,而是做死活,聪明的技术上摸索前进。
今天一大早,石被请到工地现场,师傅到场,徒弟张扬!当石徒弟提起焊枪准备操作之时,石大喊一声“不要丢人”,徒弟答“知道了”,便勇往直前!石又大吼“慢点”,徒弟有条不紊了,成功了!其实,告诉大家一个秘密。石自己也不知道怎么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