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论语和孔子学说的特点(2)
请大家做一个思想实验,将论语从传统理论体系中拿掉,会造成缺角吗?如果会,将会有怎样的缺失?你知道道德经等理论中讲了什么吗?如果你不知道,那么你如何取呢?你到最后必将会变成一个崇洋媚外者!因为行动必须理论的支撑!崇洋媚外以不清楚自己为起点,以怀疑自己为开始!这就是石的“有道理”。
有一种主宰叫理论套牢,有一种悲哀叫被理论套牢。破——分析。理论体系的内核就是所谓的价值观!将论语拿掉就会造成理论体系的空缺,关键的恰恰是中心部分,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社会核心价值观!(当然不是现今社会的)即会造成核心价值观的缺失,后人知识分子总结的不错,核心价值观主要有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这些都是活的,即都具有可发展性。
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是东方明珠,对吧?原因之一,核心价值观先进!有一句话不知你听到过没有,那就是“半句论语治天下”,人们都认为是论语的功能强大,这种理解基本是错误的,比如它再怎么强大也代替不了科技,对不对?论语有二十篇,封建统治者只需要前面十篇,请你将自己设想成皇帝,然后来看论语,当你看到乡党第十篇时,不用喝一滴酒而心都醉了。后面的不能宣传,比如有一章讲到“仁”字,就有平等的意思了,这个拿出来,封建社会还能稳定?但社会在发展,经济在成长,富裕的人家越来越多,投入知识分子队伍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意味思想在开化,而这引起封建统治者的警觉,于是有意地扶植另一类知识分子,于是乎,程朱理学粉墨登场了,仍然讲仁义礼智信——目的是不由得你不信,但它们被具体为三纲五常,致命之处在于纲常都是死的,并通过它们把论语所讲的核心价值观搞死,去掉发展性,永远定格在三纲五常,于是乎——封建社会稳定,封建制度得以延续。
实际上,什么儒学啊,理学啊,都扔在一边。哪里是什么独尊儒学?是独尊程朱理学吧?而当给人民造成了苦难,人民追责的时候,程朱理学却躲到一边,而让儒学出来顶罪。原因在于当时的分子其实有很多都是程朱理学的徒子徒孙,他们再怎么愚蠢,也是知道怎么推卸责任的
梳根正本,对三种人要保持警惕,第一种人,“历史已经过去,爱咋样咋样”,偏偏是这种人总爱面向未来、捣鼓理想、设计未来,殊不知自己是在放那断了线的风筝。第二种人其实是程朱理学的徒子徒孙,他们的特点是不让人说话,他们的心是好的,怕破坏了社会秩序,殊不知这将造成恶性循环。他们把老百姓分上智和下智,则愚昧落后。第三种人,就是爱喊口号的那些人,头脑简单,爱用喊口号表决心。这种人最容易受到愚弄。以前这种人看到的多了,比如,他母亲要外出打工,临出门教导他中午烧饭要淘米,以把糠麸石子去掉,留下米粒精华,结果他不淘米而是走到每家去阻止人家淘米,并宣传他母亲的教导。
是人都有智力,但有智力不一定有智慧,如果你把你的智力当成陈知旧的仓库,又把你的思想当做知识仓库的搬运工,那么你把自己变成一个器皿,一个奴胚子,一个贫穷的人。不是吗,打,打不过人家;权,权不过人家;钱,钱不过人家;想,想不过人家;理,理不过人家,说,说不过人家,前途虽然不光明,但也是明了确定,那就是落后挨打。即便是电脑,不也要软件更新?
论语作者记录这一章的目的,就是让消极者有所得,让积极者有所得,让赞成者有所得,让反对者有所得,大家都有所得,那么所有人就会聚集来,但务必内涵纠正的逻辑,使得反对者自动转化、自我转化,这就是仁者无敌的法则和气度。用苏秦的抵隙术也是可以理解的,缝隙被人拨弄可以毁坏器皿,但器皿也可能夹住拨弄者而达到控制的目的。这种控制本身与道德无关,而能反映控制者的能力和智慧,道德不道德是在控制以后要谈的事情。
这也是一种学习,但已经来到文字和书本的外面。
政府就应该理直气壮地控制大局。
步石回复“娘胎”论:从娘胎里出来的,就能保证是讲理的,就能保证不说胡话?这是什么逻辑?这是什么认识水平?当然是不可理喻别人了,问题大的很啦,不说了。石亲眼目睹以前所有运动,石承认自己是有相关的敏感神经的。
“中国人素质很低劣”看来是有证据的,论坛不是文雅之地吗?发言就可能引来驳语,这是每一个在论坛发言的人应该有的心理准备。否则还叫什么论坛呢?孔子讲的真对啊!“惟有上智与下智不移”。
我送给你美玉,你却剁了我的脚,你是什么啊?!我在这里做我的痴人,防碍了你什么?请你告诉我?是要我赞同你吗?那可不行,如果那样,被我赞同过的人就要受到我的侮辱。
素质差论是低级的判断,本质在于论语真的与现实,与生活,与我们每个人的信仰和价值观紧密相联系,所以每每辩论,每每弄得直奔人格主题,辩论的双方的人性弱点就可能被暴露,被暴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