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民民小说大学> 第52章 论语新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2章 论语新论(2 / 3)

为一家的呢?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都尊重人民的信仰自由,提倡自我觉悟。他们都不自为大,道德经里说的很明白,自为大、居功自傲、主宰欲,都是不道不德的,这是对《论语》中孔子没有讲“道德”的一种理解。有人认为,孔子不知道德概念,我不多做探究。那么孔子是不是谦虚,明明讲的道德,却不说是道德,不是的,在论语中有道和德两个单独概念,道包括自然之道,德包括对自然的认识,而孔子明确表示他只是讲了人文的一部分,即文化的一部分。在论语中,孔子主要就讲了一个仁字,讲人应该有仁的信仰,培养一个仁慈心,在这样的基础上通过内省内修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逻辑:道德一时难以得到,但仁慈心只要你想要,立即就能拥有,这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与外界接通的方法主要有“约之以礼”和“见义勇为”。孔子不好讲自己的理论是什么道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道德经对仁义礼的论述,道德经大家都看过,肯定知道老子是怎么评价的。

道德一词在苏秦、韩非子,在法家那里出现了,道德即对道的认知,即对道义、道理的认知,从而产生正当法。特别要指出的是“认知”包括对天下大势、人民在哪条道上及其形势的认知。正当即综合符合道义、道理、天下大势和人民意愿。法家追求道德的目的是为获得科学认识,是为指定制定正当法,然后人民依法行动作为。进一步则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公正的道义要求。

“我讲的都是道德”=“你们必须要听信与我”,可这样一来就没有信仰自由了。气魄最大的说法—“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孔子认为,一个人必须要有仁慈心,否则不能算是人,提倡道德自我修养,不提供道德标准,更不搞道德评判,孔子不苛求人,具体章节有证据。所以道德评委往往都是最不道德的人。“自我修养”论决定中华民族拥有真正的信仰自由,现实意义十分重大,你肯定听说过韩愈力阻皇帝用行政推行佛教的事情了吧?

5—6盛东风问孔子所开办的学校的性质。步石答:有的人天生的依赖性,丧失精神自主生产能力而依赖外在的宗精神过日子,一旦失去则成为惶惶不可终日的丧家犬,还反咬孔子,真是厚颜无耻的很啦!

注意:精神自主生产(含自主选择)才是真正的信仰自由、精神独立;他生产好了传给你执行、信奉,那是宗教。看以往的资料,给人一种印象,那就是孔子开展了平民教育,甚至有人拿它与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平民教育相提并论了,这是错误的。

孔子是开展的平民教育,对吗?孔子开办学校实现,说明了他个人的因素,同时也说明了当时中原地区的富裕与文明程度;凡是送十条干肉的,孔子没有不认真教导的。即要交学费。孔子的教学对象是平民子弟,仔细一想也只能是如此了。但是他的教学目标并不培养有知识的工人和农民。即不是知识化劳力者,而是培养治人的劳心者。相当于政治学院、储备干部学校。这也是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对“人的上升”的理解,即劳力者得到知识不被理解为“上升”。我从小就经历了一段“读书无用论”的时期,因为读书之后还是回生产队做农民。母亲即时教育我“做人要做明白人,不怕知识烂肚瓜”。至于读书做官论和官本位思想是不是源自论语和孔子是很值得质疑的。以我看根本原因在于各项社会事业,仅仅官道平坦一点、福利多一点,其它都太艰难困苦。所以关键在于逐步缩小各项事业的利益差距。平民教育的对象是平民,教育出来的还是平民,奔赴各劳动岗位,孔子教育出来的是准备入仕的文人,在入仕前要保持一个清高,入仕为士要保持一个忠诚。中国文人好清高可能源头在此。

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看到,中国人大多数都有领导才能,讲一个仁义、讲一讲关系、人情人面,讲笼络人心,讲团结在一起做成事情,如果再精明一点,都能成为优点,即孔子开办政治学院,只有功劳,没有过错。希望年轻人认识自己的文化素养,你做老板能行,不一定争当公务员,但要争当老板,老板越多越好,打工的太不缺了。我有一只上过小学一年级的朋友,现在开公司了。他就会仁义和用人。

有人说,孔子自己做官都很不成功,意思是事实证明他的思想、理论并不中用什么的,这样的观点并不正确,因为思想家与理论家已经就有区别了,而理论家与实践家、政治家并不是一回事情,孔子做官做得如何我们并不在意,我们只是拿他的言行言论理论来分析出他的思想,并结合现实继续思想而理论而已。

5—7盛东风问论语的思维品位。步石答:基本上属于定性分析,而意识基本上是分配意识,容易使读者染上客人意识而缺失现代人不可缺少的主人意识。生产意识的缺乏并不能被总结出来,这就好比我们平时并不特意指出数学里没有化学知识一样。

5—8盛东风问如何处理论语。步石答:论语的理论应该在重新诠释的基础上,在小学、中学和大学实施教育。但不应该再成为国家政治理论。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人,他们接受优良的传统理论,在此基础上创新,确保政治的活力、文化的稳定性、连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