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汉儿不为奴> 第七百一十三章 我之长刀比满州更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一十三章 我之长刀比满州更利(1 / 2)

吉安城,清江西提督刘光弼皱眉看着天上的太阳。连着下了五天雨后,这天气终是转晴了。阳光照在大地那刻,城外的太平军爆发出欢呼声,城内的清军却是人人紧张雨停了,城外的太平寇可就要攻城了!

这几日的大雨让太平军一直没能对吉安城采取有效攻势,只有那些被放在棚子下的火炮趁着雨停间隙朝城上轰上几发,以此告诉城内清军不要心存妄想,这雨便是下得再大,时间再长,太平军对于吉安也是不克不休的。

吉安城内的清军主力乃是刘光弼从南昌带来的江西绿营主力,有兵6000余人,这些绿营兵大多参与过当年赣州保卫战,其中不少人还曾经随金声恒、王得仁反正归过明,另有少部分是随将领投降的原李成栋部明军。因为军官和老兵较多,所以这部清军的战斗力较高。

刘光弼是清军之中不可多得的一员悍将,这人也是汉军正蓝旗人,当年随洪太伐明围大凌河,领兵一举攻克明军炮台三座。后来明监军道张春、总兵吴襄等率军四万从锦州赴援以解大凌河城之围,刘光弼当先驰阵,斩杀明军裨将两人,率部攻入车阵,令得明军阵脚大乱,战后论功予世职梅勒章京,升任汉军固山额真。顺治十三年进世职累进一等阿达哈哈番,任江西提督,被顺治亲赐鞍马、弓矢。

除了刘光弼从南昌带来的这六千江西绿营主力,吉安城中还有总兵杨文远麾下的千余标兵,加上杨文远赶在太平军抵达吉安之前从府辖各县调来的2000多驻防营兵和汛兵,勉强使城内守军达到了万人。另外清军还大量征发城中青壮和搜刮左近乡民上城助守,使得城中可用人力多达三万。按兵法上说,围城之兵需三倍,攻城之兵需五倍,因此刘光弼估算城外的太平军总兵力当在十万人左右,要不然那贼秀才不会有胆量围着吉安不放。

事实上攻城的太平军没有那么多兵力,其第一镇有兵四旅,第十五镇有兵三旅,新一镇有兵四旅,马步兵27000余人。另外还有四千多降兵,加上自己的卫队和少年兵,周士相屯在吉安城下的总兵力只有三万出头一点。以这么点兵力围住吉安,且要不克不休,从兵法上来讲肯定是不明智的,攻城伤亡也必然极大,但周士相却有信心以最小的伤亡夺取吉安。

这个信心的来源便是北伐军强大的火炮优势,赣州一役,周士相得到的不仅是进入江西的坦途,更得到了城中积聚无数的军械,其中仅药子就多达三十余万斤,这意味着太平军的火炮火器优势将能发挥到最大。若不是这几日天公不作美,周士相早已下令强攻吉安了,而不是白白耽搁数天功夫。

天气放晴之后,周士相拿千里镜盯着吉安城看了片刻,便下令将那些降兵全部驱赶上去。听到这个命令,葛义、齐豪、王.辅臣他们立时明白,大帅这是要正式攻城了。

“最后一次射书城内,一柱香后再不开城,城破之后鸡犬不留!”

鸡犬不留的另一种说法自然是屠城,这个命令让葛义和王.辅臣等将领都是精神一振,兵官董常清却是脸色大变,上前劝道:“大帅,城中清军固众,但百姓也不少,他们不过受清军胁迫这才参与守城,非自愿与我大兵为敌。倘若破城之后行屠城事,未免屠戮太重,有损我北伐大军仁义之师威名,往后恐赣省百姓会视我大兵为仇寇,此于我北伐大业不利。”

“本帅只说过北伐之后不可杀害无辜,不可抢夺百姓财产,何曾说过我太平军乃仁义之师?”

周士相放下千里镜,纠正了董常清这个错误的说法,他对董常清道:“城上青壮手中可有武器?我军攻城之后又会不会被他们所杀?若答案为是,他们便称不上无辜本帅不问他们为何出现在城上,本帅只知道他们的存在便是我破城的阻力,对任何手持武器拒我太平军者心怀仁慈,便是对我将士之最大不负责任。”

周士相又道:“仁义二字,本帅最是听不得。本帅唯愿世间所有异族但知我太平军为虎狼之师,不愿听他们称赞我为仁义之师。异族畏威而不畏德,同族之敌更是如此,倘不能使他们晓得我太平军之厉害,晓得与我作对之残酷下场,那便永远不知畏惧。世上事,但只畏惧才会懂得进退,懂得识趣。诚然,我太平军乃大明王师,此番北伐乃为匡复三楚,直取南都,但更为屠戮满州,直捣黄龙,迎天子复归神京,如我军歌所唱,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方罢手!”

“大帅也说了,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方罢手,对胡人满州,自是要屠灭其族,但这吉安城中非是胡儿,乃我汉人也!”

董常清倒也不是婆婆妈妈之人,只是这吉安城中确都是汉家百姓,屠城令一下,死的可不是满人,而都是汉人,因此心下不忍,执意进谏。

周士相却问他:“胡虏爪牙便是胡儿,若他们是汉儿,缘何替满州为虎作伥?若他们是汉儿,为何不开门迎我汉家军队入城,又为何凭城拒阻我们?这天下汉人比满州多,可为何自我起兵以来,诛杀最多者都是汉人,而非满州呢?”

“这”

董常清语滞,心下却还是不忍,犹豫片刻,仍要开口相劝。周士相却摆了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