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汉儿不为奴> 第一百一十九章 武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九章 武器(1 / 2)

ps:看《汉儿不为奴》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起点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武器方面,在一众百户、试百户围着周士相争了半天后,最终定下震虏营和雄威营全员配备长矛,虎捷营则是全员配备长刀,至于当作后世工兵使用的陷阵营则是全员配备火铳,所有药子也都由陷阵营统一使用。

镶蓝旗汉军此番带来的火铳一共有270杆,除了十几杆在战斗中损毁,余下都完整无缺。出于对火铳的重视,并且已经决意将太平营从一支冷兵器军队向热兵器军队转换,因此周士相便让陷阵营承担太平营火器兵的试验田。只要陷阵营的火铳兵能够熟悉使用火铳,并且掌握战法,将来便能做为全军装备火铳的种子教官队。

关于如何打铳,秦智生、邵九公等人都知道,只要教会几个陷阵营的军官,下面的士兵自然也跟着会使。周士相这边也将前世当兵时对枪支的使用总结了一些能够用在火铳上的东西,战法方面也提出了分段射击的理念,这比明军或清军使用火铳一窝锋的射击要强上数倍,威力和效果也更强。

周士相很是为自己能够将前世从国外电影中学到的三段射击,运用到中国的17世纪窃窃欢喜,却不知道早在两百年前,大明朝的永乐皇帝就在军中的神机营将三段射击发挥到了极致。只不过两百多年过去,一代不如一代,承平久了的大明朝竟然将这种火铳作战的最佳办法给遗忘了。

正如那些朝堂上的大员将三宝太监的庞大船队给遗忘,从而让明军在百多年后的东南沿海面对倭寇的小船干瞪眼一般,不重视火铳。忘记前人用鲜血凝就的作战手段,就自然而然导致曾纵横漠北的火铳成了现在的烧火棍。当真是可叹,可悲!

当然。周士相琢磨的这些东西一时半会陷阵营也是无法掌握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虽然他很想让火铳兵成为太平军的一支杀手锏,但在没有足够的训练和战斗磨合之前,他就是着急也没用。眼下能够实际解决战斗的决定性武器依旧还是大刀长矛。

武器分配定了下来,各营很快就将各自手中的兵器进行了调换。如今的太平营可不是刚刚在罗定组建时那般寒酸了,虽说和家大业大的清军不能比,可通过几次战斗也缴获了大量兵器,至少能够保证士兵人人有兵器,而不是从前一般有兵器的冲在前头。没武器的跟在后头。

一伍的兵员配备大体都是相等,最先参加太平营的士兵除了实在是有些不堪的,大多都当了小旗和军士,就是这些不堪的也是经历了几场战事,虽说没有建功,可也是见过血,知道这仗怎么打,因此他们指挥不行,可带领伍中的新兵还是绰绰有余的。老兵带新兵,古往今来都是一个模式。没什么可出陈立新的,平日里多加训练,战时指挥得当。把脑袋系在裤腰带上去拼就是。

高要新加入的四百多新兵每营都分了些,俘虏的高要绿营也被分了下去,李辅国这个千总给了个试百户,手下也有几个被任命为小旗。全营完毕后,新兵也好,俘虏也好,都是心定,虽说今日高台当众砍头实在是吓人,但只要自己不逃。想来那刀也砍不到自个脑袋上。对军官们而言,余下的事情就是如何将这些新兵和俘虏训练好。然后领着他们和清军干到底,其他。想多了也没意思,有饭吃有肉吃不就行了。将来嘛,有千户大人操心就成了。

自罗定以来,通过缴获及与德庆唐三水的交易,太平营现在全营一共有320幅棉甲,这些棉甲大半是镶蓝旗汉军“贡献”出来的。

打仗时身上有甲和没甲区别可大了,虽说这棉甲不及铁甲来得结实,可对上无甲兵却是占尽上风,往往一个有甲兵能扛住三五个无甲兵的进攻。当日太平营与德庆绿营一战时,那些身上披着棉甲的德庆亲兵的强悍给周士相及一众军官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刚刚争完兵器分配后,军官们一致转向围绕着棉甲的分配吵了起来。

你一言我一句,个个吵得不可开交,个个都想多要些棉甲带回去,可个个都不肯退让,这吵到什么时候是个头?

最后,还是周士相拍了板,棉甲就320幅,摊到各营不过60多幅,能穿多少人,能济得什么事,不如统一运用,全部分给震虏一营。相对应,震虏营在日后的战事中必须做为前锋出战,以此条件换取其他各营百户们的同意。

周士相拍了板,百户、试百户们自然无话可说,震虏营一下得了这么多棉甲,葛正也是直拍胸脯保证日后战事他们震虏营第一个上。就这么着,不管情愿不情愿,棉甲的事就这么定了。欢喜过头的葛正连下面的军议也不参加了,直溜溜的带着两个试百户就去领取棉甲带回营中进行分配了。

全营所有会射箭的加在一块只有30人,这30人被编在亲卫营单独做为一伍,就叫弓伍,伍长同样是小旗缺,不过却是配了两个军士担任副伍长。周士相对蒋和交待得很清楚,弓手平日一定要刻苦训练,绝不能因为人少就不重视,日后有了新的弓手和弓箭补充,编制同样也要扩大,若是能够有一个独立的弓箭营,对太平军日后的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