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北门外,十里长亭。一大早,文党便率领蜀郡官员早早等候在这里,虽然苏任已经不是官了,但是这一次天子的旨意中有他。苏任自然也在迎接的队伍之中。
天使是谁?文党没说,问过常事之后,常事一脸笑容:“此人可不得了,乃是陛下身边红人,深得陛下信任,也是当代大儒,天下闻名。”
苏任皱皱眉头:“竟然派了如此重要的人物,不会仅仅是为了表彰蜀郡官吏吧?”
常事笑笑:“那是自然,来蜀郡只不过是顺路,此人要前往江都,他已经被任命为江都国的国相,啧啧!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
“国相可是大官,而且江都乃是吴国旧地,广袤之极,有什么不好的,只要你不和江都王对着干,想必没有什么问题!”
常事很无奈,望了苏任一眼:“你呀!还是太年轻,很多事情不懂,所谓国相其实就是朝廷派到封国的监督人,无论国相如何做都不会有好结果,若是和国主沆瀣一气,朝廷自然不高兴,若极力维护朝廷,而身在郡国之中,会遭受什么?不想也知道,好一点的软禁,若是一个不好,杀了也不是不可能!”
苏任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事情。以前在电视上也看见过那些封国要造反的时候,会把朝廷派去的人杀了祭旗,可没想到封国的国主如此嚣张,杀个国相竟然如此简单。
“那还去?这不是找死吗?”
常事摇摇头:“君命不可违,既然吃了朝廷这碗饭,就得有随时送上自己性命的觉悟!”
苏任笑了笑:“敢问师兄可曾想过危急关头赔上自己的性命?”
常事愣了一下,盯着苏任看了好半天。苏任面带微笑,这话听起来像玩笑,却看苏任笑的不怎么自然,于是乎常事就明白苏任这是嘲笑自己,嘲笑他在温水时的动作。
常事面露惭色:“你是说刘文和侯建叛乱的事吧?”
苏任笑着点点头。
常事道:“那天夜里我做好了赔上性命的准备,只要刘文和侯建在老君观杀了你,他们马上就会率兵前来县衙,依靠几个公人难以保护整个温水。”常事越说脸色越不好,整个人似乎都陷入回忆之中。
“据我所知,那天夜里师兄好像已经收拾好了家里的一切,随时都准备逃走,这算哪门子赔上性命的觉悟?”
常事伸手在苏任脑袋上拍了一把:“你不懂!天下之大你能跑哪去?若是能跑,那些国相早就跑了,何必做这种里外不讨好的活,若是碰上一个没有什么野心的国主倒也罢了,若要碰见个野心勃勃之人,那问题就相当严重,身死都是轻的,身败名裂那才叫个惨。”
“所以,往往被任为国相者都是朝中敢于直言劝谏之人,被称为诤臣,只有这样的人才敢动诸侯王的虎须,关键时刻能舍命维护朝廷尊严,可就是这样的人,到最后能得善终的也没有几个,到了诸侯国,国主不喜欢他们,干事了会被杀,不干事朝廷又会起疑。”
“袁盎你应该知道吧?”常事很享受这种给苏任上课的感觉,因为苏任被打了一下之后表现的很乖巧,静静的垂手站立一旁,谦卑而恭顺。
苏任点点头:“就是向先帝献计诛杀晁错的奸臣!”
常事笑了:“呵呵呵,谁说献计诛杀晁错便是奸臣?晁错在不恰当的时间,不恰当的选择了针对吴王,将我大汉拖入战火,幸亏陛下慧眼识珠,先杀晁错,又派大军平灭七国之乱,而袁盎献计诛杀晁错,又以身犯险前往吴国,更有袁盎处处以礼仪为上,便是降候周勃都敢得罪,这样的人岂能是奸臣?”
苏任有些凌乱,一个时代和一个时代,看同样的事情眼光的确不一样。
“袁盎这等为国不惜一切之人,起先为吴国相之时,便是一个游手好闲,不闻不问的瞎子,整日饮酒以求自保,足见这国相不是那么好当的!凡做国相者,无论以前如何意气风发,如何敢言敢说,只要到了国相的位子,要么与诸侯王同流合污,要么装傻充愣浑噩度日,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说了这么半天,这天使到底是谁呀?”常事说了半天,苏任已经不耐烦了,伸长脖子望着大路的远方。
常事无奈,没好气道:“广川大家董仲舒!”
“什么?”苏任惊讶了。
要说旁人苏任可能不知道,说起董仲舒,苏任可是如雷贯耳。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学贯古今,第一次用儒学的思想将霸道的治国理念包裹起来。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的封建王朝开创了以这种变味儒学来治理天下的篇章。
“就是那个向皇帝献《天人三策》的董仲舒?”苏任的眼睛瞪的多大。
“哦?你竟然也知道《天人三策》?”常事像看怪物一样看着苏任。
“《天人三策》谁不知道?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春秋大一统,尊王攘夷。”苏任的话一出口,立刻引起了周围众人的侧目。
若说刚才常事和苏任说国相,那是长辈向晚辈讲解。此时苏任将《天人三策》做出的概括,完全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