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启宏带着儿子杨奉,向大秦最尊贵的人,皇帝韩文诩献上了杨奉的伟大发明。
韩文诩也是惊讶得失态,看着杨奉演示活字印刷术,一直念叨“好好好!”陆九书也好奇的凑上来,可以说,所有人都为这项发明而震惊。
杨奉当然不知道这项前无古人的发明,到底重要到了什么程度。
其实他也知道,但对他来说,好像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毕竟是重生的,牛头马面孟婆都见过了,还有什么能惊到他!
简单的来说,一本手抄版的书,价值十五两,作为一名文士,若参加科举,必备参考书目有经典典籍《济世奇书》、《三韬五略》、《观史》、《山河册》、诗词,林林总总加起来,至少25本,也就是375两。自给自足的中农,一家五口,一年花费100两,而比较富裕的市民,一年也要八百两。
所以375两,足够让很多寒门子弟一辈子务农,就算有天纵之才,过目不忘,也无法参加科举,走上读书出仕的道路。
而有了活字印刷术,就可以降低人力成本,大批量制造印刷书籍。原本十五两一本的书籍,可以减到五两一本甚至更少。
更别提活字印刷术可以批量印刷书籍,保存孤本,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杨奉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和造纸术一样名垂千古,就是因为它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这样的大功,韩文诩都不知道该赏什么了,他招来文学馆馆长,命他修史记述这件事。
杨启宏跪下大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奉当然也不能傻站着了,自然也跪下大喊:“皇上万岁万万岁!”
陆九书和文学馆馆长一脸羡慕的看着杨奉,文学馆修史记述,意味着,杨奉将被列入史册,被千千万万的后人铭记在心。
杨奉见杨启宏的身躯微微颤抖着,忍不住说道:“皇上,能不能把父亲也写进去,是父亲和我一起想出来的。”
韩文诩笑道:“当然了,还要把朕也写进去,就说朕大力支持来着。”
杨奉、陆九书都笑了,杨启宏趁机用衣袖擦擦脸,韩文诩朝杨奉一摆手,又亲自拉起杨启宏。只见杨启宏眼眶微红,不好意思的笑笑。
韩文诩突然有些内疚,身为父亲,谁不希望儿子成器。杨启宏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啊!也许,杨奉不做纨绔更好。
韩文诩轻轻拍拍杨启宏的肩膀,又揉揉杨奉的脑袋,说了很多勉励的话,什么争气,不准再胡闹之类的。父子出了宫后,一路上都没有说话,杨奉突然有些难过,身为大秦丞相的老爹,已经达到了臣子的顶峰,所牵挂的也只有他这个儿子了。
可惜,他的儿子早就死了,不过,自己会好好代替杨奉,让他高兴。
第二天朝会,没有官职的杨奉居然得以列在最后面,作为特邀嘉宾出场。
韩文诩神采奕奕,显然是高兴极了,他意气风发的一挥手,几个太监小心翼翼的端出杨奉献上的第一代活字印刷机。
众臣面面相觑的围过去,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有张桑的父亲张赤平悄悄走到杨启宏身旁,低声说道:“恭喜丞相。”
杨启宏脸上的笑意都藏不住,眉梢眼角都是笑,谦逊的说道:“多谢张侍郎。”
张赤平是唯一一个知道具体情况的人,也羡慕了好久。文臣守节,武将守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挤破了脑袋,费劲了心思,不就为了生前平步青云,死后青史留名吗?
可现在的杨奉,也不知是积了几世的福分,十八岁,三等轻卫侯,平步青云,荣华富贵都有,发明了这个天才的印刷术,青史留名也有了!可以说,杨奉已经完成了所有人的人生追求,别看水乐天、杨启宏多么牛逼,可在史书上的名气,未必比得上发明了印刷术的杨奉!
韩文诩昨天已经摆弄了印刷术一整天,自己玩得不亦乐乎,越玩越是啧啧赞叹,这个外甥到底怎么了,脑子怎么长的?
陆九书摆摆手,几个小太监小心翼翼的开始操作,印书。
众大臣都目瞪口呆的围过去,韩文诩也走下了龙椅,继续观看这一伟大壮举。
眼看着一张白花花的纸,往那一个个排列整齐的小木块上一印,用刷子一刷,再拿起来时,就是公正整齐的标准小楷!
众臣惊叹,一个个就像看足球赛一样,挤着看,不放过一个情节。小太监轻车熟路的刷了一层又一层,印了一张又一张的整齐黑字。
众臣七手八脚的,小心翼翼的拿过纸张开始传阅起来,连殿上的武将也震惊的看着这一切。
杨启宏嘴边带着淡淡的微笑,手垂在两边,看着这一幕,微微昂起头。满意的转头,想看看自己那个宝贝儿子在做什么,不成想却看见杨奉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满眼泪水。
杨启宏抽了抽嘴角,默默转回头,继续看那副人人争相传看的场景。
杨奉当然也看见了老爹无奈的眼神,怪他咯?这么早起床,简直是要了他的小命!不知道纨绔以睡为天啊!就冲这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