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红柳滩> 第34章 泣鬼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章 泣鬼神(1 / 1)

第三十三章泣鬼神

上面的冻土方一般挖到l米深左右,便挖出了地下水。泥水方是人工最难挖的土方。当时工地上的抽水泵很少,远不能满足抽水的需要,。

云海他们站在泥水中,用锹将水下的泥水捞出来,再放入边走边漏的箩筐中担出去,因此效率极低,人日均挖出量还不到两立方米。而泥水方量就占总干渠总土方量的三分之一。工地上还没有水裤,也没有橡胶水鞋,人们赤腿站在水中作业。

现在是在隆冬季节,人站在带有冰茬的寒水中,许多人因此而落下了关节炎、腰腿疼等毛病,有的人甚至因冰冻过头了而丧失了生育能力。

早晨出来时,把冰冻的那一段干完,地下水往外冒,全靠“叠坑子”。这个坑挖开,把那个坑里的水放过来。干活的人没有雨靴,每天人泡在阴冷的冰水里,再加上活累,一完工,再壮实的小伙子,也要活剥一层皮。

除了正常的干活,经常举行早战役,晚突击,不是说神话,有的民工在一边担土一边睡觉,摔在了水坑里还不清醒。”

二锹就装满一箩筐,重量有几十斤,俩箩筐土重量超过百斤,还要爬上一百多米高的坡,三四个人一组倒着往上担,一天马不停蹄干十七八个小时。

工程的劳动强度是超过了人的极限的,人性在这里扭曲。高音喇叭每天数次公布工程进度,有特殊的力大无穷:“标兵”,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带工领导就要求其他民工向他看齐,延长工作时间,加大监管力度,甚至采取批斗等措施。

一天干下来灰头土脸,不如传说中的牛头马面。

热火朝天的工地上,民工们相互协作、相互学习、相互竞赛等方式去完成劳动任务的。红柳村和樊三疙梁村展开了劳动竞赛,云海他们每次都能获胜。工地上大喇叭表扬了红柳村,云海他们非常高兴,一定要保持先进。樊三疙梁的年轻人不服气,憋足了一股劲,下决心要在下次竞赛中力争超过。

为了赶进度,激励人们的干劲,隔上一段儿时间,各工地就要举办一次放卫星活动,在放卫星期间,各公社的党员干部带头大干苦干,白天黑夜连轴转,不休息。

在活动中,有的民工一天一夜竟能担运泥土20多方。

想想当时的情景,在隆冬的荒郊野外,苍茫大地上沿着一条线笼起了一堆又一堆篝火,点亮了一盏又一盏明灯,成千上万的人鼓足了干劲,担着一筐又一筐沉重的泥土在其中来回穿梭,奔流不息,其场面是何等的壮观!

真可以说是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

每天早上天一亮人们便赶到工地干起了活,天黑看不见了才收工回家。冬天因天短夜长还常常要挑灯夜战到很晚才休息。

而且在后来人们都养成了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就是临收工时,每人再在自己的箩筐中装上最实最满的一担泥土,再用尽全身最后的力气将其担到渠堤上去,最后才回工棚去吃饭休息,此担土被人戏称为英雄担。

繁重艰苦的劳动中,人们吃得也极为简单,一天只有中午、晚上两顿饭,早饭没有。每顿饭不是几个**的窝窝头,就是用糜米或稻褙子米加上些土豆、白菜叶熬成的一盆菜粥,人们几乎都吃不饱,每天基本上是在半饥饿的状态中去干活的,尽管如此,但人们的干劲仍然极大。

只有放卫星时,人们也可饱吃上一顿纯小米做的干饭。

河套灌区全新的一首制有坝引水体系的建立,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河套灌区多年的防洪、抗旱问题,从而使得河套农业、河套经济从此走上了一条稳步发展的大道。总干渠工程竣工运行后,除了担负着河套灌区18条大小干渠的引水、配水任务外,还起到分洪防洪的巨大作用。

二黄河给河套人民所带来的利益巨大的,河套人的精神力量则更是无法估量。

有人说开挖二黄河是新时代的新长征精神。

云海在挖二黄河时累下来疝气,风湿性腰腿痛。

这正是:响了一个硬雷打了一个闪,雨水水流不过泪蛋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