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随着旧灌区的全面改建,草闸才被现代化的钢筋混凝土闸取代。综观草闸的历史约有50多年。这50多年也是内蒙河套灌区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草闸把旧区的开发推向顶峰,又把旧灌区过渡到现代化的新型灌区,草闸的作用是肯定的。
草闸的使用概况和具体作用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控制洪水进渠,减少决口灾情。在自流口时代,汛期渠道决口不断发生,每年淹地总在几十万亩以上。据1935年前黄委会工程师李宝泰调查,七月洪水为患,永济渠口被冲到130多米,临河县城以南一带尽成泽国,因而他建议“责成河套水利局及水利社,从速修筑渠口节制闸,并培修两岸堤坝,以防过量洪水”。《概要》中也说,由于洪水淹及五原、临河两县面积的五分之二,遂于“民国二十四年先在丰济渠口建闸,翌年又在永济渠口建闸。此后仿建束水草闸者日众,干渠内作坝灌溉之害日减。渠口需闸,闸胜于坝”。
第二、分水提水,提高灌溉效益。用于分水提水的草闸多建筑在干支渠中间,形成分水枢纽。例如永济渠二喜渡口的草闸和在杨家河的屯垦草闸就是这种性质。原先干支渠分水都是临时在渠中打土坝,既费工、费时、费料,又很难保证灌溉,且感“坐坝毁渠事情最堪痛恨”(《包西水利辑要》1929年),暴露出有渠无闸分水的巨大矛盾。自从在渠中改建草闸分水后,问题暂得到解决,灌溉效益大为提高。例如1943年,由于建筑了黄杨束水草闸,使杨、黄、乌集中分水,不但防止了杨家河的水灾,而且黄济渠、杨家河、乌拉河当年就增加灌溉面积60多万亩。
第三、用以关口不流冬水,防止土壤盐碱化。解放前,各干渠一律流冬水,抬高了灌区地下水位,引起了土壤盐碱化。冬不关口的原因:一是有的干渠未建关口草闸;二是有的渠口草闸在于束水,难以冬季关口;三是有的渠口草闸距黄河较远,怕关口后引起引水口淤澄,想利用冬水拉渠,减少岁修土方。解放后研究了这种情况,权衡利弊,断然决定从1952年冬季开始实行关口,于是大力增修渠口新草闸,同时在进水闸旁修泄水闸,以便渠水经泄水闸泄入黄河稳定渠口,防止淤澄。
但是草闸技术是一定物质条件下的产物,比起现代化建筑自然是落后的,“且草闸不能耐久,起建费已属不资,岁修尤多滋扰”。(1950年《黄杨闸工程计划书》)草闸的淘汰和消失是必然的。只是对草闸的历史作用应予以肯定,并且在对修筑临时性工程,如截流围堰等仍有重要作用。因此对草闸的技术发展应加以系统记载,使人知道草闸是灌区传统水利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草闸沿革
草闸的产生和发展变化过程,基本上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一)草闸源流
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以前,河套灌区的渠道都没有控制建筑物,凡是轮水灌溉,多是用打土坝挡水或堵口的办法。打坝是用土填筑和柴土混合填筑。在堵口合龙时,在两岸用些草压码头,最后用柴土填死。当时为了分水浇地,打坝放坝非常频繁,一渠数坝,每坝每年打放三到五次,每次用柴几万斤及上百人工。
打坝容易,放坝难。柴土坝不易放彻底,一般是中间放开个口子,用铁锹切挖整齐,坝底如有冲刷,再用小扫棒或柴捆压进去护一护,长此以往,就逐渐形成“草闸”的概念;两岸码头如有冲刷,也用柴草护,进上步形成“闸箱”的概念;有的死坝头能多年使用,随即产生“闸坝头”的概念;两岸码头由短发展到长,又形成前后“八字”冀墙的概念。这样一个完整而又粗糙的草闸结构大体形成了。所以渠工们都说,草闸是由做“活水码头”变化而来的。《概要》也说,“本区之所谓草闸者,即如内省各河防险之扫工,加以改良而已”。草闸的雏形,先是在小渠口上产生,然后发展到大渠口上。有的老渠工回忆说,小渠口草闸大致在民国十几年就有了,主要是一些大户怕水大淹他们的地,便在一些低渠口上修做了草码头束水口,起“闸”的作用,但也为数不多。实际说来,这就是草闸产生前的萌发。
(二)草闸的试建
1931年,山西地方军阀阎锡山派部队来后套垦荒,至1937年共经营土地六十万亩,也开挖不少干支渠道。为克服打土坝分水浇地的困难,屯垦队的技术人员采用群众以柴草码头堵口的经验,进一步在渠道上试建了草闸,以取代土坝,于1932年,先在临河永济干渠二喜渡口处试建了第一座草闸,用以为新开挖的两道支渠分水。该草闸非常粗糙,先做草码头闸箱,后用小扫棒护底,断面缩窄了,能拥起一定水闲。这座草闸经过一年多的使用,证明比打土坝强得多,给人以启迪,受到称赞。
第二年,屯垦队在乌加河北刘蛇圪旦新建了一道乌拉拦水大坝,中间联接以筑有草码头的固定过水断面,可以算做初级阶段的草闸。第三年,屯垦队在杨家河上游修建一座名为“屯垦闸”的正式草闸,为新开挖的清惠渠节制分水。这个草闸由渠工周二迎和董虎负责施工,是在屯垦队技士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