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太蹊跷了,怎么会没有人知道广林学堂?如此鼎鼎大名的一间学堂,几乎是大晋人士年青一代心中的圣堂!竟然普通百姓都不知道!这完全没有道理啊!
可事实上,杨宇和石三不管是问谁,谁都摇头说不知,一个读书模样的年轻人听闻杨宇询问,站在那里摇头晃脑的想了半天对他道:“我大晋有官办的神武学堂,民办的知行学堂,一些从朝堂之上退下来的老大人也有人新版学堂,可从未听说过有个广林学堂啊!”
“这不对啊!”杨宇对石三说道。
“当初的贾先生还有那个常隆,甚至陆先生都知道广林学堂,那个什么公主似乎也知道,再说僮老不可能骗我的,为什么这里的人竟然都不知道这里有个广林学堂哪?”
十三皱着眉似乎也搞不明白,不过他四周打量了一下之后,突然指着一个方向道:“去问他!”
石三所指的是远处一个开阔院子的前面,一个白胡子老头正在煎药,她的面前是一个红泥小火炉,上面坐着一个小的瓦罐,正在“咕嘟咕嘟!”冒泡,一股药香味传来。
但那个老头却捧着一本书读的津津有味,似乎忘记了自己在干什么。
杨宇看到他,一身青白色的袍子,宽衣大袖,但是胸口却是油渍一片,似乎是吃法撒的菜汤一样,不过老头倒像是个读书人,学堂学堂,读书人的事自然是要找读书人问了。
杨宇上前一步拱手施礼道:“敢问老先生,打扰一下,请问您可知道广林学堂在那里?”
老头被人打搅了看书,白胡子抖动着似乎不太高兴,他放下书,看到眼前的杨宇对他施礼,顿时满意的点点头道:“广林学堂倒真的没有听说过,到不知这位小哥,问的是不是我大晋的学堂啊?”
“没错啊,就是我大晋的学堂啊,大名鼎鼎啊!”杨宇道。
老头突然卷起手里的书在自己的额头一敲道:“对不住对不住,刚才脑子没转过来,小哥是问广林学堂吧?”
杨宇和石三对视了一眼,他发觉这个老头很有意思,不过现在的这个表情似乎让他想起了什么,于是急忙点头:“正是正是,老先生想起了么?”
老头扬起眉毛笑道:“小哥莫不是问的是竹林别院吧?这个广林学堂,就我所知,乃是外人不知所传,京城之人只会说是别院,所以没有人知道你嘴中的广林学堂!也不为怪了!”
“竹林别院!”杨宇嘴里念叨了两遍,似乎有点不太相信,为了保险起见他再次问道:“就是那个朝廷很重视的,跟玄天宗有很大关系的学院?难道不叫广林学堂吗?”
“呵呵,非我大晋京师之人对此是不甚了解啊,所为广林是指竹林别院内的那个广林碑,凡是出身别院的弟子,往往对外自称是广林派!而我大晋真正的学院本就是竹林别院,以为这可是霸武皇帝陛下与玄天宗达成的协议,要在神都洛阳办一所,玄天道院的别院,而位置就选在了这京师西北角的竹林之内!”
老头很耐心的解释道,最后他说道:“你所找的定然就是竹林别院了!”
“请问老丈,这个竹林别院在什么地方?”杨宇想了想问道。
“啊!那竹林别院就在西城城郊五里之外的翠竹林!敢问两位小哥,可是为了别院春季招生吗?”老头问道。
这个问题,倒是让杨宇有点犹豫,不过他还是点了点头。
“过几天就是寒食节了,也就是清明节!城中百姓都要祭祖扫墓,寒食节一过,别院会举行一个春季招生,但那都是局限在那些有各地太学推荐的学子和军方推荐的年轻军士,真正的大比招生要到冬季才进行的!”老头好意提醒道。
“哦,哦,清楚了,多谢老先生,嗯,您说的清明节为什么会叫做寒食节哪?”杨宇再施一礼问道。
老头呵呵一笑,伸手捋了一把胡须道:“清明祭祖之时,众人都要携带果品酒菜前去先祖的墓地扫墓,这一天基本上都不开火做饭,人们当天的饮食多为冷食,是为寒食的由来,但这个节日吗?还要从寒食散说起来!”
“寒食散!那是什么?”杨宇讶然问道。
老头再次呵呵笑道:“两位小哥一看就是从外地入京的,不知道寒食散不足为奇,这么说吧,你看我大晋京师之人与外地人有何区别?”
“区别?好,好像没啥区别吧?我觉得京师之人似乎人人都很悠闲,走路都慢悠悠的!”杨宇说道。
“外邦之人都说我大晋人士,宽衣大袖神情悠闲,似有神仙之态,却不知这里面都是因为寒食散的缘故啊!”老头叹道。
他放下手中的书卷,用铁钳子将红泥火炉中的红碳夹出来一些,使得火小很多,药罐中“嘟嘟……!”的声音小了一些,然后继续为杨宇解惑。
“我大晋修道之风盛行,但这修道并不是所有的凡夫俗子就能够修的,据我了解,其中的资质就是一道迈不过的鸿沟,没有资质之人,与那修道本就无缘,但世人不觉得如此,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很多人相信,通过药石之力能够改变资质,从而达到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