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牺牲吗?
汉津渡。
没有十万百姓的拖累,一路奔行畅通无阻,两天之后,刘封随着刘备等三十余人,赶到了汉津渡。
驻马山坡,刘备远望着舰船川流不息的渡口,疲惫的面容上难得露出一抹笑意,那是大难不死,逃出升天的笑。
“看来天不绝我刘备也,只可惜了十万无辜百姓,白白被曹贼所害。”刘备庆幸的同时,不忘替那些跟随他的百姓鸣不平。
“那些百姓也不能算白白牺牲,也幸亏当时带着他们,如果没有他们阻滞追兵,主公又岂能安然撤退。”
刘封转头望去,在人群中找到了说这话的人,正是他的“舅舅”糜竺,那老朽的脸上流露着几分得意,不过在刘封看来,这话却相当的不合时宜。
刘备一向以仁义自恃,现下你这个当大舅子的说出这样的话又是什么意思?难道在暗示我刘备是早有谋算,故意带着那些百姓当肉盾吗?
果然,刘备先是惯性的微微点了点头,接着猛然反应了过来,脸上的笑容顿收,立时换上几分不悦。
糜竺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忙愤愤道:“曹贼泯灭人性,连无辜百姓都屠杀,确实可恶之极,只可惜主公势单力微,倾尽全力也挽救不了那些百姓,唉,可惜呀。”
刘备虽不发一言,但他表情的变化刘封却清楚的看在眼里,猛然间心头一阵抽动,原来真相是如此的可怕。
先前从樊城出发时,刘备完全可以轻兵南下,迅速的抢占江陵,但当越来越多的平民自发的携家带口跟随而来时,刘备不得不放慢了速度。在刘封看来,刘备的做法不管是出于真心也好,不得已也罢,总归是遵徇着自己仁义的名号。
可是,如今看来,难道刘备心中还有顺势利用那十万平民,作为阻挡曹军的肉盾的想法不成?
思及这一层,刘封的心中顿时不寒而栗:看来我所知的书本上的那些历史人物,仅仅只是流于表象而已,真实内幕到底有多黑暗,谁也无法猜测。
“走吧,先去与云长会合。”
刘备一挥马鞭,率领着众人冲下山坡,向着近在咫尺的汉津渡而去。
刘备的到达,使汉津码头掀起了一浪接一浪的欢声雷动。这些水军的刘家军们先前听闻长坂坡兵败的消息后,一直都心怀着不安,军中业已流传主公刘备死于乱军中的谣言,这时见到刘备能安然无恙的前来,谣言不攻自破,动摇的军心转瞬间重振旗鼓。
跟随在刘备身后,在栈桥上纵马徐奔,在栈桥的尽头,一个高大英武的身影渐渐逼近,尚有数步之远时,刘封已能感受到那人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强烈的气场。
那人身高九尺,体型伟岸如山,往环伺的众兵中一站,竟如一堵耸立平原的高山一样。他面色赤红,如同一团烧燃的烈火,漆黑的长髯过腹,丹凤眼半开半阖,不怒自威,即使在刘备面前,依然有一派睥睨天下的孤傲气度。
在他的下半身,似有一团炫丽如火的巨蛇在流转,如梦如幻。近时才看清,那燃烧的烈火只是一匹巨大的赤色战马,战马那修长而劲健的四肢,附于其间的条状肌肉,仿佛钢筋铸成一般,光洁的皮肤明亮如炽烈的火焰。萧萧江风中,随风舞动的赤色鬃毛仿佛千道火蛇在窜动。
美髯公,赤兔马!
即使贵为刘家大公子,名义上是眼前这人的主上,但无论在何时何地,每每遇上关羽之时,刘封的内心中都会被他那浑然天生的,藐视一切的强烈压迫感所慑。
那是一种难以名状的不自在,仿佛每一根神经都被寒气所侵,与之相比,当日许褚所带给他们的压迫感,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云长啊,你我兄弟险些不能相见。”大难之后,兄弟重逢,刘备感慨无限。
关羽枣红色的面庞平静如水,嘴角微微而动:“大哥不必多虑,咱们从前又不是没有败过,大不了卷土重来就是。”
刘备点了点头,精神重新抖擞:“嗯,没错,卷土重来。”
刘备和关羽等决策人物陆续去了早为刘备建好的大帐,其余人则入驻津口的营垒休息。
关羽所部是两天前赶到汉津渡,在渡口周围建时了简易的营寨,而先期抵达的诸葛亮则先行去往了江夏,在确定可以说服刘琦联手抗曹后,大队人马再顺江南下去江夏会合。在此之前,刘家军全部的人马则暂时停留在汉津,暂作休整,并收容陆续从长坂坡败溃而来的士兵。
一天后的黄昏,刘封百无聊赖的仰面躺在羊皮毯上,帐帘卷起,淡黄色的夕阳从帐门钻入,点点碎碎的洒在他的脸上,有一种久违了的温暖与安静。
耳边穿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脸上的温暖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沁入鼻中的一股淡淡的芳香。半醒半醒中的刘封,隐约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再接近他的身体。
经历过长坂坡的生死之战,刘封已形成了一种武者的本能,即使在睡梦之中,身体仍然能保持着高度的警觉。
猛然间,他醒了。
一个身影挡住了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