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因诺门罕以西,直至哈拉哈河那块呈三角形地区的归属问题得不到良好的解决方法,日、蒙两军竟不惜一切大动干戈之力,大有要与三角区共存亡的意念。日本关东军更为狂妄,他们自以为自己可以以最短的时间结束这场战争且大获全胜,最后再将关东军余兵之力全部迁移到中国的内部地区,帮助各地进军受阻的日军解决关于粮草方面的燃眉之急。但日军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苏联军队竟然会抽出兵力以帮助外蒙军为由,出兵向日军发起进攻。这场战役足足打了四个月之久,双方投入了除海军外所有的兵力:陆军,空军等二十余万雄兵。
当时木村特工部暂由侵华日军驻山东司令部司令官野田正雄所管辖,因为并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寻觅到杨龙菲所率领的独立团部队而耽误了战机,恰巧在这时,“诺门坎战役”爆发了。考虑到木村特工部无论是在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上都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便将木村次武和他手下的特工队员一起派到了中蒙边界的诺门罕地区执行作战任务。木村次武在儿时便曾经听说过日俄战争。早在1904年,日俄两国就在中国东北发起了一场掠夺土地的战争,最终以俄军打败,日军完胜而告终。木村次武以这场战例为傲,这是大日本帝国向世人证明自己的一个最大的机会,他们向全世界证明了:除了日本岛的地盘不够大,在其他方面日本军队永远都是顶尖的。
木村次武坚信自己能够带领着这支刚过百人的特工部狠狠地打击一下俄军的有生力量和雄壮的军威。凭借自己在中国这么多年亲身经历过的战斗,再次战胜苏联和三十年前的难易度没什么变化。
但木村次武却错了,他的自信深深地伤害了他的身体和精神。在这场如同噩梦般的战役中,苏联远东军第一集团军总司令朱可夫所率领的苏蒙联军和日军第六军军长荻州立兵所率领的日本关东军进行了当今世界上最为先进,最为现代化的一场战争。在荒凉无度的戈壁滩上,没有远行的友人和旅途者,整个滩涂之上除了尸体还是尸体,坦克、飞机、装甲车、摩托化部队比比皆是。木村特工部所执行的任务是在戈壁滩的一处丘陵展开的拦截阻击行动,目的就是为了替正面战场上的日本关东军争取坦克车和摩托化部队的争取增援时间。
但木村次武玩完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已经陷入了苏军早已设下的陷阱和包围圈。上千苏联士兵将刚过百人的木村特工部团团包围,双方陷入了苦战。他们双方所面对的是当今世界上战斗力最为强悍,武器装备最为先进的敌人,在茫茫戈壁滩的丘陵上发起的这场不大不小的战斗,双方伤亡人数约1;2,这是“诺门坎战役”中日军唯一得利的一次小规模战斗,因为这些苏联普通士兵面对的敌人是经受过最为严苛训练的特种兵。即使如此,特工队员们依旧是伤亡惨重。
在这场战斗中,木村特工部的特工队员死亡人数高达40余人,受伤人数达60人。木村次武的右臂也中了几发机枪弹。这几发子弹同时出自于一挺DP轻机枪的弹膛。DP轻机枪即捷格加廖夫轻机枪,机枪口径为7。62毫米,最大射程高达3000米之远,发射方式可切换成单发或连发,因枪身上方顶着一只圆盘状的弹夹,又称它为“转盘枪”。
五发机枪弹从木村次武的右前臂打入,从后臂穿过,形成了一道直径约为二厘米多的贯穿伤,子弹削去了半根骨头,若是再打准点儿的话,恐怕木村次武的右臂就要被子弹给截断了。木村次武恨透了这场战役,他的手下在这场战斗中非死即伤,死状之惨烈令木村次武不堪回首。参加过这场战役的特工队员几乎全部退出现役,若不是木村特工部有常人没有的战略眼光和特种指挥才能的话,恐怕他早已被当做一个废人遣送回国了。
每每到阴雨天气或潮湿天气时,木村次武的右臂都会不定时地发出酸痛的警告,这是“诺门坎战役”留给他的最值得纪念的礼物。他恨诺门坎,更爱诺门坎。
加藤上尉鼓足了勇气争论道:“木村大佐,我们都是曾经在德国受训过的时候就被纳粹德国元帅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泰因的亲自接见,他夸奖我们为亚洲第一支足以形象世界的东方特种部队,我们创造了历史。他曾经有一句名言,叫做‘一个人一辈子杀一个人是犯罪,一天之内杀十万人就是英雄。’我们特工队员要做的就是英雄。这句话还是你教给我们的。难道木村大佐您忘了吗?您曾经说过,我们的存在影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早已倾斜的天平,只有特种部队才是未来战争中的主宰者,因为特种部队是王牌,而我们这些经历过高淘汰率而进军为木村特工部的特工队员更是王牌中的精英。既然是精英,就该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像岗哨一样只适合做侦察兵。既然我们有这个能力创造历史,又为什么要拒绝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呢?八路的指挥所和我们近在咫尺,就连支那人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何况是如此难得的一次机会,我们为什么要放弃呢!”
“加藤君,你不要忘了,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一切皆以命令为重!这不是我们该多想的,当一天军人就要据守一天命令,这是职责所在!”